重要古人类及古生物化石特征对比

二、重要古人类及古生物化石特征对比

区域内所发现的“长阳人”化石,为附有第一臼齿的上颌骨和另一枚单独保存的左下第二前臼齿上颌骨及一枚上臼齿,与“长阳人”化石伴随出土的还有熊猫、犀牛、虎、古豺、巨貘、豪猪、剑齿象、竹鼠、鹿等40多种共存的动物化石。“长阳人”化石的特征介于猿人(包括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新人之间,是人类进化到“古人阶段”的典型代表,因而在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尤其是早期智人的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贾兰坡教授曾指出,“长阳人不可能单独存在,附近应有更多的材料,应进行大量调查工作”。“长阳人”的发现,填补了古人类考古学在时间上(中更新世晚期)和空间上(亚洲长江流域)的两个空白,证明了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区为人类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长阳人”化石不仅在古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过去有的学者曾把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时代限定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相当。由于“长阳人”化石与该动物群共存,而“长阳人”又具有比“中国猿人”进步的体质特征,从而证明这一动物群的时代至少可延续到中更新世晚期,甚至晚更新世早期。另外,关于清江中、下游阶地的形成时代,以往因没有动物化石可以借鉴,一直未能解决,而“长阳人”及其动物群的发现,提供了洞穴和阶地的对比资料,进而为佐证清江各阶地的形成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表6-2)。

表6-2 国内重要古人类及生物化石特征对比表

续表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