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丽婉转的南曲

二、流丽婉转的南曲

南曲亦称丝弦,是长阳深山藏宝,素被称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跳丧舞)之一,大约产生于乾隆至光绪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中国曲坛享有盛誉,被誉为“郁香的山花”。它主要流行于资丘、渔峡口和五峰与长阳毗邻的蒿坪、柴埠溪地区,其中以资丘最盛。该曲属曲牌体唱腔,以七字句式为主格,并分为“南曲”和“北调”两类,现存传统唱腔曲牌共31个。该曲多在婚、寿等喜庆场合中演唱,表演形式主要是坐唱,多为一人自弹自唱,也可多人自弹自唱或一人弹奏,一人边打简板边唱。长阳南曲艺人将主要弹唱《渔家乐》《悲秋》《扫松》《游江》等经典传统段子,通过艺人们精湛的技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向首都人民展示土家人魅力无穷、高雅清丽的民族民间文化(图5-10)。

图5-9 长阳土家兄妹喊山歌(据http://m.sohu.com/n/335104432)

图5-10 长阳南曲(据http://www.changyang.gov.cn/content-5089-338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