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孤鸿影:阿炳研究文集》简介
《缥缈孤鸿影:阿炳研究文集》这本书是由.钱铁民著创作的,《缥缈孤鸿影:阿炳研究文集》共有31章节
1
钱铁民艺术简历
钱铁民,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市,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无锡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1960年以琵琶专业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2
自序
近年来我多次参加有关民族音乐创作、民族乐器演奏、流派研讨等方面的会议,时而会遇到一些朋友或资深老专家,谈及阿炳时大家对当前社会上,或者网络上所传播的种种说法表示...
3
目录
目 录 钱铁民艺术简历 自序 我所亲历的有关阿炳的十件事 一、吐血病故 二、琵琶捐赠 三、道籍、传略 四、阿炳铜像 五、说唱新闻 六、两位前辈 七、故居改建 八...
4
我所亲历的有关阿炳的十件事
阿炳(华彦钧)是一个从道49年的无锡正一派道士,一个仅读过三年私塾、以《二泉映月》等名曲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杰出的民族民间音乐家。 笔者是1944年11月出生,阿炳...
5
一、吐血病故
阿炳在录音后短短三个月就去世了,生前他并不知道会因为录音而出名,更没有因为录音而生活有所改善。由于长期患病,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录音后杨先生还约请他来年再次...
6
二、琵琶捐赠
陈泽民捐赠的琵琶 2001年9月,笔者在沪参加由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汪昱庭琵琶艺术学术研讨会,会上结识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泽民先生。先生让笔者看他的一把红木琵...
7
三、道籍、传略
关于阿炳被“议出道门”的说法,自阿炳音乐开始传播就传开了,这主要根据见于195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1963年《光明日报》发表的《瞎子阿炳》,1...
8
四、阿炳铜像
1992年春末的一天上午,笔者接到电话让立即去长大弄市文联小白楼开会,待笔者赶到一楼会议室时,文联领导苏东驰、朱宗之等四五个人围着钱绍武先生正在认真地讨论钱先生...
9
五、说唱新闻
1948年4月27日,《人报》发表过署名幽苓的短文:“瞎子阿炳来了!大宝娘……来听啊……把昨夜的继续讲下去吧!仅仅一分钟,小小的院子里已围上了好几十个人,三两个...
10
六、两位前辈
祝世匡(1915—2004)和黎松寿(1921—2010)是无锡非常有影响的民乐前辈,他们挚爱民乐一生,分别在沈阳音乐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任过教,对阿炳音乐...
11
七、故居改建
2007年5月3日阿炳纪念馆开馆钱铁民(左一)与时任无锡市崇安区副区长的曹锡荣(左二) 1975年,笔者在文化馆上班期间,天天要经过图书馆路24—30号,阿炳住...
12
八、华光国乐会
1980年华光国乐会恢复合影(前排左八李永仁,左七祝世匡,左六马少初,左五钱世辰,第四排右一钱铁民) 1945年抗战胜利,举国欢腾,无锡市的民乐爱好者,取“中华...
13
九、讨饭调头(曲调)
1987年前后,笔者主持无锡道教音乐集成工作之后,才得知蜚声中外的《二泉映月》居然被锡派道士称作“讨饭调头”。那是笔者在做集成前期走访时,约请了火神殿尤武忠、谢...
14
十、陆墟五言
无锡籍著名作家沙陆墟(1914—1993),精通传统国学,擅长撰写章回体长篇小说、剧本、散文等文艺作品。曾任无锡市文联副主席等职,笔者多次在参加市文联举办的各种...
15
阿炳的艺术渊源[1]
今年是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100周年诞辰。一个在旧时代默默生活了50多年,有着坎坷经历,又曾被侮辱被损害、穷困潦倒的民间艺人,在去世之后,他的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
16
关于阿炳[1]
1950年夏,时处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有两位无锡籍的民族音乐家,所长杨荫浏与研究员曹安和回到了家乡。9月2日晚,在城中公园附近的三圣阁,他们正为一...
17
阿炳其人其事[1]
1993年11月钱铁民(左一)与赵沨(左二)合影 没有受过中国文人式的教育,8岁进道院学习道教音乐,“在经历了沉重的人生坎坷中,在对江南民间音乐的广泛涉猎之后,...
18
阿炳故居演绎[1]
以一曲《二泉映月》扬名海内外的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1893年诞生于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太湖之畔无锡城。自阿炳成名以来,有关他故居的修复问题一直为...
19
东亭故居
东亭镇位居无锡城东约10公里处,属无锡县。阿炳的生父华清和祖居于此,清和幼年时家境清贫,其父母为给孩子找条生路,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间把年方8岁的清和送进...
20
雷尊殿故居
在无锡城中心有一座佛、道同存的崇安寺,崇安寺往东约200米,便是当年小道士阿炳栖身的雷尊殿。这座当地道教枢纽中心洞虚宫三清宝殿的子殿,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兴废。清同...
21
阿炳音乐采录问世之相关背景[1]
1950年录《二泉映月》等曲的钢丝录音机 2006年元宵佳节,在灯彩缤纷的浓郁节日气氛中,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个部门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承办的“中...
22
阿炳三述
2011年钱铁民在西南大学宣读《阿炳三述》论文 记得1960年笔者在报考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时,准备了一首阿炳的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那时对华彦钧还知之甚少。“文...
23
一、阿炳之生平
就阿炳的生年、出身、道籍等方面,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说法,本文并不对此细述,只是觉得有些是误传,有些则为顺应某种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气候,有些亦不排除是出于个人杜...
24
二、《二泉映月》之定名及传播
1950年暑期,无锡籍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曹安和回家乡采录无锡道乐十番鼓、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同时定于9月2日晚在城中公园附近的“三圣阁”为阿炳录音。录音之前...
25
三、阿炳之故居
2007年5月3日,在位于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南部,图书馆钟楼东侧的阿炳故居,经过三年多论证、修缮、布展之后,终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炳纪念馆”的名义正式开...
26
杨荫浏与阿炳[1]
69年前杨荫浏先生一次不经意的采录,震惊了中西方乐坛,千百万人被采录者的音乐所感动,成千上万爱好音乐的人们,都竞相学习和演奏他的作品,世界一流的音乐团体如美国波...
27
一、相 识
出生于1899年的杨荫浏比1893年出生的阿炳小6岁,据杨先生自己说,他的民间音乐启蒙老师最初是一位名叫颖泉的道士,后颖泉要当观主无暇再来。[2]之后,12岁的...
28
二、相 交
天韵社是无锡地区起始于明天启崇祯年间,有着悠久历史的音乐社团。杨荫浏师从身为天韵社社长的吴畹卿,乃是当时全国颇具影响的知名曲师。吴畹卿教授少年杨荫浏昆曲、琵琶、...
29
三、采 录
主要是指1950年夏,杨荫浏、曹安和在无锡对阿炳所做的那次“不经意”的采访和录音。其时杨荫浏教授已随国立音乐学院从南京迁至天津,担任研究部研究员,兼古乐组长,并...
30
四、整理研究
录音后,杨荫浏十分喜欢阿炳的音乐,以至在返回天津途中的列车上,反复听赏《龙船》,致使钢丝录音带出现了一些嘈音。从当时给阿炳录音的初始来说,诚如杨荫浏多年一贯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