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铁民艺术简历

钱铁民艺术简历

钱铁民,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市,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无锡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1960年以琵琶专业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同年参军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线文工团,历任琵琶演奏员、乐队指挥,1970年转业至无锡市金山煤矿当工人,1975年调入无锡市群众艺术馆任副馆长。1983—198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高厚永教授学习民族音乐理论,1989年出任无锡市文化交流小组组长出访日本,他自己创作并独奏的琵琶曲《报喜》和创作的歌曲《采茉莉》受到广泛好评,日本关西电台做了专题直播采访。1992年后被聘为中国首届民族器乐节无锡分区艺委会主任,无锡市太湖博览会“丝云竹海”千人二胡演奏总指挥,大型合唱音乐会总导演等。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邀请和采访,并参与拍摄有关阿炳节目的工作。1995—1998年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主要道教宫观传统仪式音乐的地域性及跨地域性比较研究”研究员,2003—2013年被聘为江南大学文科督导兼任艺术学院专家督导组组长,数次出席在香港等地举行的中国传统仪式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中国民族音乐家代表团访问台湾等。

作为音乐理论家,钱铁民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1988年获文化部、国家民委和全国艺术科学领导小组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纪念证书。在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如《关于缩短琵琶弦间距并改为五弦的初步设想》(《乐器科技》,1979)、《李芳园的琵琶艺术》(《音乐研究》,1986)、《阿炳与道教》(《中国音乐学》,1994)、《无锡道教斋醮科仪中之器乐艺术解析》(《民俗曲艺》,1998)、《关于阿炳(上下)》(台湾《北市国乐》,2003)、《江苏无锡宣卷仪式音乐研究》(《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2007)等。专著有《无锡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上、下册,1999年香港研究资助局和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出资,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2017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再版)、《无锡民乐》(合编,2009年凤凰出版社)、《吴歌情韵——无锡地区民间歌曲集》(主编,201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锡剧经典唱段101首》(合编,2014年苏州大学出版社)、《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主编,2014年商务印书馆)等五部。

作为作曲家,钱铁民多年从事音乐创作,他的音乐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华东六省一市、省级等专业比赛中荣获大奖,如歌曲《我们的朋友》获文化部国家级政府奖第三届“群星奖”银奖,男声表演唱《砻嘴里珍珠喷满场》、女声表演唱《大运河之夜》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第二届“全国表演唱大赛”中连获两次一等奖,童声合唱《闹元宵》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少儿歌曲比赛中获金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中表演,女声独唱《江南女子》获华东地区民歌大赛创作一等奖,歌曲《中国我心中的歌》与合唱曲《百年梦园》等在江苏省创作歌曲大赛中分别荣获金奖和一等奖。他创作的器乐作品如弹拨乐重奏《龙船》获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比赛金奖,民乐小合奏《双推磨》在中国第六届艺术节中获奖,五弦琵琶独奏曲《怀念与激励》发表于南艺学报《艺苑》1984年第2期,音乐专题《吴歌与阿福》(合作)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组织评选的国家级政府奖“彩虹奖”金奖。

2017年,钱铁民荣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