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常用镇静催眠药
2025年11月01日
3.2.7 常用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
类药物:地西泮(安定)、劳拉西泮、三唑仑。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抗焦虑:焦虑症是多种精神失常的常见症状,患者多有恐惧、紧张、忧虑、失眠并伴有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小剂量的苯二氮
类药物即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2)镇静催眠:苯二氮
类药物随着剂量增大,出现镇静及催眠作用。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3)抗惊厥、抗癫痫: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小儿高热惊厥。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目前治疗癫
持续状态发作的首选药物。
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记忆力下降。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久服可发生依赖性或成瘾,停用可出现反跳现象或戒断症状,表现为失眠、焦虑、兴奋、心动过速、呕吐、出汗及震颤,甚至惊厥。这类药物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很少因用量过大而引起死亡。
(2)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镇静催眠:因苯二氮
类的应用,目前已较少应用。
2)抗惊厥:临床用于癫
大发作和癫
持续状态的治疗。也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脑膜炎引起的惊厥。
不良反应:催眠剂量可致眩晕、困倦、精细运动不协调。中等剂量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长期服用可使患者产生对该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迫使患者继续用药,最终成瘾。成瘾后停药,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
(3)水合氯醛:临床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等引起惊厥。可用于顽固性失眠或对其他催眠药效果不佳的患者。
不良反应:口服强烈刺激胃黏膜,易引起恶心、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不宜用于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大剂量能抑制心肌收缩,缩短心肌不应期,过量对心、肝、肾实质性脏器有损害。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