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当代性论评》简介
《艺术当代性论评》这本书是由王文章创作的,《艺术当代性论评》共有66章节
1
前折页
王文章,1951年3月生,山东省寿光市人。曾任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国...
2
目录
...
3
再版前言
本书于2013年4月出版后,很快售罄。收入本集的文章,大都是结合我所从事的文化艺术实际工作,从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入手,对所见所感所思的文字记录,难以谈到系统性、...
4
自序
因工作岗位的职责,也因为自己喜爱的原因,从事艺术管理三十六年来,看过千多场的舞台演出,看过很多的美术和艺术展览,还参与过不少作品或演出的创作过程。此间,与很多艺...
5
道|艺|探|论
...
6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已经基本确立自己的专有研究对象领域,开始勾画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且逐渐形成自身知识体系追求和学科建设追求的学术...
7
展开西部壮美的画卷——谈“聚焦西部”中青年画家采风创作活动
2000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主办,中国画研究院协办,成立了“聚焦西部”中青年画家西部采风创作团,随后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赴祖国西部地区采风和以后的...
8
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艺的当代性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期之初,文学艺术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9
反思与发展——纪念《文艺研究》创刊三十周年
《文艺研究》创刊于1979年5月,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文艺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双百”方...
10
五十年奋斗结硕果——贺武汉市楚剧团建团五十周年
由黄孝花鼓衍变而来的楚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而楚剧真正确立自己的个性,是以《葛麻》的演出为标志。之后,楚剧又有了《狱卒平冤》《养命的儿子》这些...
11
中国油画院成立寄言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在建构起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以期逐渐建成世界知名的艺术科学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
12
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艺术应运而生。就当下...
13
正大气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院展”寄语
中国美术创作院是直属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美术创作机构,成立已有近三年时间,这里正在聚集起一个具有一流创作水平和研究水平的美术家群体,他们在其以继承创新为本、以风...
14
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成立于2004年,迄今已走过近六年的发展历程。它刚成立时,名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涵盖了中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之后...
15
植根传统 变古求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作品集》前言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在建构起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以期逐步建成世界知名的艺术科学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
16
遵循艺术规律 繁荣舞台创作——关于国家艺术院团艺术生产问题的思考
我们所说的国家艺术院团,实际上指的是文化部直属的艺术院团。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影响,既不是以隶属部门的高低也不是以自身的行政级别决定的。文化部直属的艺术...
17
重视扶持发展民营艺术院团
民营艺术院团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现有文化部门主办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494家,每个院团...
18
艺术管理概论
艺术管理学在我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对于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我们谈艺术管理更多地需要从实际出发,将管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艺术管理毕竟是一...
19
文|艺|评|论
...
20
惛惛之事 赫赫之功
汉唐乐府——南管古乐团于1982年5月12日在台北创立,至今已近二十年的时间了。时光荏苒,二十年只是一瞬。但这二十年中,汉唐乐府——南管古乐团暨后成立的梨园舞坊...
21
当代舞台艺术的壮丽画卷——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剧目述评
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前进,为我国舞台艺术的发展灌注着新鲜的创造活力。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的十台剧目揭晓,这些剧目,正是当代艺术家敏锐地感...
22
相声: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展现深沉幽默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流畅、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它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又是生活化的文学语言。相声是一种让人发笑的艺术,但不是引发人们肤浅无奈...
23
看芃芃的画
芃芃是一位不太为油画界以外所知的画家,却是一位有功底、有实力、有个性追求,呈现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 芃芃的画构图讲究,有力度、有内涵、不外在,用“浓郁厚重、自在...
24
艺术规律的诗意表达
柳城老师托人送我他新出版的线装古色古香的《电影电视三字经》。接书疑惑:影、视这新兴的艺术形式与这些古意的“三字经”有什么联系?打开书来看,“为电视 拍电影 为电...
25
把握本源 追求新境
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值得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遗产来珍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书法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发...
26
《李铎题王立新画集》序
青年画家王立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修国画,他把即将出版的《李铎题王立新画集》送我,要我为之作序。翻开画集,花鸟、人物、山水,无论是以严谨细腻设色古雅的工笔...
27
经济出自学问 心性见于事功
孙燕同志将一部沉甸甸的书稿送给我,要我为她即将出版的书作序。这些文章中的一部分我从《中国文化报》和其他一些文艺报刊上看过,但重新翻阅书稿,不禁为孙燕同志在二十多...
28
学人创造智慧凝结的长卷
记得前不久在我院举办的《中华艺术通史》出版座谈会上,李希凡先生、冯其庸先生和参加编撰这部书的作者,都做了感人的发言。看到《中华艺术通史》这十四卷的出版,我为中国...
29
方寸之间 异彩纷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作品集》序
翻开《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作品集》,看到的是传统素养深厚又各有独特个性追求的二十多位当代著名篆刻家的作品。工稳、端重、清隽、秀丽、飞扬、雄强、豪放、朴拙……...
30
山水琴韵在 余音永绕梁——《弦歌雅韵》序
王迪先生编著的《弦歌雅韵》由中华书局出版,为之高兴,为之欣慰。不由忆起先生的音容举止,忆起先生操琴演奏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王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琴家、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