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题王立新画集》序
《李铎题王立新画集》序
青年画家王立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修国画,他把即将出版的《李铎题王立新画集》送我,要我为之作序。翻开画集,花鸟、人物、山水,无论是以严谨细腻设色古雅的工笔摹写,还是以水墨纵横大刀阔斧地挥洒表现,都使人感受到艺术之美和充溢于其中的画家的激情。李铎先生说,王立新的画师承传统而又洋溢时代精神,花鸟画中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水墨人物墨韵淋漓而有脱俗的艺术境界。正因为如此,王立新的国画创作,从题材到表现形式都在做着新的探索尝试,特别是他的写意花鸟创作,更以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令人瞩目。
我第一次看到立新的画是在中国美术馆“黎昌第四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上,他获奖的作品《有风》,是一幅六尺传统墨荷,墨气酣畅,在雨中绽放摇曳,不着色彩而层次丰富,画面清雅大气,水墨形、意透过画面让人感受到的生命的勃发和力量的张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本画集中的“潇湘情韵”“朝露”“莲子依依十里塘”“江南好采莲”“花高十丈藕如船”“红荷映日”“新荷图”等,可以看出,画荷构成了王立新创作题材的重要内容。这些表现“荷”的作品,技法的运用上有不同,繁、简、工、写有异,但对“荷”高洁清雅的品格和它显现的勃勃生机却表现得鲜明而富感染力。
由画荷可以看出立新在笔墨的继承上,法度、技法的把握,韵味、境界的追求,都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和深入的体悟。此外,他画的工笔重彩花鸟及其他一些题材,也可以看出有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一个画家在绘画的艺术演变中,往往会有不同阶段的风格变异,但一步一个脚印,在每一步的前进中都竭尽心力,才有可能达到螺旋式的更高的境界。立新在这每一步都画得认真,他来研究生院学习,注重的也是自身的文化积累。齐白石说:“胸中富丘壑,腕底鬼神工。”立新是一个朴实的不擅言辞的人,但他有艺术的激情,有进取的精神,他拜李铎先生为师,苦练书法,以锤炼绘画的笔法,他苦学篆刻以增强绘画的意象,他还坚持在笔墨形式上用心揣摩齐白石大师的艺术精髓。水墨写意的纵横恣肆,以简约而摄精神,没有对“形”的准确感悟,不可能表现出水墨洋溢生命力的精、气、神。有了精、气、神,才可能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而境界出于心境,心境在于心性,心性养成于画家的文化积累、生活体悟和生活品格。立新是在沿着这条路走的,苦心磨砺必有正果。
翻着《李铎题王立新画集》,虽以画成集,但正像书名所言,李铎先生为其中三十多幅作品或题名或题跋、题诗、题词,他都是根据各幅不同的作品的立意、形式、风格拟成题写的。李铎先生是中国当代书坛大家,其书法古拙雄浑、功力深厚、凝重大气而又舒展流畅;气势劲健豪放、气度不凡且又雅俗共赏。李铎先生的诗词佳句和书法艺术,本身就是深具艺术魅力的书法佳作,题于立新的绘画,正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比如这本画集中的《一朵红荷照眼明》,迎风挺立的红荷,气宇轩昂,荷叶下三两成群的鱼儿优哉游哉,充满生气和阳光的世界,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赞颂。李铎先生自拟并题写的诗句,与画面构成独特的诗的意境。形式之美与意蕴之醇厚,耐人品味。
李铎先生以艺术大家而提携后学,使人钦敬。二十多年前,立新进京求学即拜李铎先生为师。两人为湘东同乡,都出生于湖南醴陵。历史悠久、博大深厚的湖湘文化哺育了多少文人墨客,师生两人无疑都受到这丰厚文化的滋养。立新7岁学画,后师承李铎先生学习书法,更由书法的体昧提升绘画,以老师的学问教导感悟艺术。李铎先生评价立新:“以充沛的精力,担道的精神,苦行僧的耐性,耿心勠力,始终如一,苦练笔墨,在生活中锤炼坚韧,在创作中升华品位。”王立新作为中国当代写意花鸟画坛一位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优秀青年画家,坚持高远的志向和坚韧的精神,继续努力前行,我相信一定会走出更宽广的路来。
原载《李铎题王立新画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