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的意义
时代心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成立于2004年,迄今已走过近六年的发展历程。它刚成立时,名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涵盖了中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之后,随着油画、雕塑等分离而成立独立的创作机构,中国美术创作院成为单一的中国画创作机构,因之更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在这六年间,中国画院的艺术家们立足时代、继承传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很高学术品位的优秀作品;在这六年间,画院的艺术家们埋头创作,踏实治学,夯实基础,增进学养,树立起弘扬民族美学、追求正大气象的高尚艺术观;在这六年间,画院的艺术家们牢记使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中国画表现时代面貌和中国画艺术当代转型的探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
以“时代心象”为主题的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是中国画院继2007年第一届院展圆满成功之后的再次全面展示。本次院展不仅集中展览当前中国画院画家们的优秀作品,同时还汇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聘研究员的最新力作,应该讲是一次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整体展示。
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的主体艺术之一,历久弥新,它所包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皴擦点染一类的笔墨技法,更在于它体现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精神境界。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中国画领域的画家对于传统的尊重与传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旨趣以及中国画的笔墨形式有了很好的继承和理解,才可能在新时代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所创新;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中国画艺术更应当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如何能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实现中国画在当代的艺术转型,这是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们的责任,也是时代对所有优秀中国画家提出的要求。本次院展即是通过一批具有深厚传统笔墨基础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绘画创作,来诠释新时代中国画的存在意义,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画的精妙笔法和博大内涵,在艺术欣赏中感受中国画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之美,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中体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创作的笔墨追求和审美欣赏的双向角度,不断推动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
此次展览以“时代心象”为题,旨在表明这次展览能够反映中国画技法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能够以自身艺术表现反映社会进步中的当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精神世界的变化和生活状态的演变。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通过第二届院展也促进中国画院的画家去更积极学习,更深入思考,更勤奋创作,更自觉地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从而在创作中深刻而又形象地表现时代风貌。中国画院的艺术家们为此做出了努力。从这次院展中,不仅可以看到他们高品格的艺术追求和水墨技巧的探索,也感触到很多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思考和力图表达的社会意义。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画院是为院内外优秀画家搭建的一个共有的平台。六年来,通过展览、研讨、教学等方式的交流,院内的画家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聘的研究员,共同推动着中国画院的不断发展,也共同为中国美术创作的提升显示出引导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三年前的第一届院展,题名“正大气象”,本次院展为“时代心象”,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中国画院明确的艺术追求,那就是深深根植本体基础之上的鸿朗博大的审美追求和继承传统、不断探索、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追求。如果说第一届院展展现了画院正在起飞的雄姿,那么本次第二届院展所呈现给我们的,则是一个艺术阵容整齐、蒸蒸日上的中国画院。
原载《中华文化画报》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