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构成

一、形态构成

色彩是形态设计的要素之一,在这里主要针对色彩的表现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色彩的联想主要在人成年阶段开始明显,并且受很多因素影响,其联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人联想

个人联想源于观众非常特殊的个人体验,并且是由颜色的影响和效果引起的。这种联想没有普遍性,因为人是不同的、不寻常的和多变的。例如,有些人可能讨厌植物或花的颜色,因为他们讨厌它;或者一个人看到过血腥的意外,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看到红色,他会认为不吉利。但是一般关联和个体关联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可以相互转化。此外,区域环境、民族特色等因素也会对色彩联想产生影响。

2.一般联想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那些意识到的却又不依赖于特定的、特别的联想归为一般联想。一般性联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人们看到不同深浅的绿色,就会想到森林和草原,或者各种各样的植被。

3.下意识联想

所谓下意识联想,就是这种联想不常出现在我们的思维当中,但又在我们的思维中出现过,并留下相应的痕迹,当出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时候,这种思维就会不自觉地出现。有些颜色曾经为某些人的感官带来欢愉,当看到带有相关颜色的某些事物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类似的欢愉感受,尽管我们可能已经不记得这种经验。例如红色,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血液或者火焰,它是热情活泼、健康饱满、甚至是革命的象征,但红色在不同国家的寓意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意味着喜庆,在一些其他国家则意味着危险。

(二)色彩的生理作用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眼界也在不断扩大,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这时候,他们对于色彩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感受和选择,学龄阶段儿童,刺激性仍是决定一种色彩吸引力的首要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个早期阶段,经验和联想也开始改变各种色彩的原初效果。不同的成人个体,由于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生长环境不同,他们对色彩所湮生出的心理感应也不一样。对于颜色的喜好问题,成年人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唯一答案,当然,结论也就不可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