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意思维方法

一、创意思维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 Alex F.Osborn)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大家最熟悉的创意方法之一,它作为一种集体思考法,旨在短时间内激发团队中蕴藏的大量想法。它的参与形式通常是几个人一起,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个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越多越好。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为一个课题引发出扩散思维。排除所有权威与固定观念,创造温和的氛同,引发出多种方案(图8-1)。

img

图8-1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实施法则是:

暂缓判决—不否认他人方案;

自由讨论—不否认任何方案;

质重于量—既要多方案更要优方案;

结合与改善—修正扩展他人方案与自己方案结合,形成新方案。

(二)反向头脑风暴法

反向头脑风暴法是由热点公司( Hotpoint Company)发明的一种小组评价的方法。它与头脑风暴法一样,在重视方案数量的同时也提倡让思维白南想象。它与头脑风暴法也有不同之处,头脑风暴法主要是推出方案,但是反向头脑风暴法是对现有的方案提出各种质疑与批判,帮助将方案落到实处,更易实现。

反向头脑风暴法的进行过程如下:

首先确认目标和问题;

对筛选出的方案进行批判;

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制订实施计划与步骤。

(三)头脑书写法( brainwriting)

头脑书写法是德国霍利格独创的方法,是一种在保持沉默的状态下所进行的集体构思技法。头脑书写法的原理跟头脑风暴法相似,但在推出方案的过程中有所不同。头脑风暴法是记录者把小组的方案提出反对意见。

而头脑书写法是所有参与方案构思人员各自在指定的用纸上把自己的想法都记录下来。这种自己写自己的方式,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妨碍或评价。这种方法重视自由发挥,因此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方案(图8-2)。

img

图8-2 头脑书写

(四)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是美国内巴拉斯加大学授克劳福德研制的方案。这种方法把问题的属性排列起来,修正并结合以往方案不同的概念原理,从而引导出崭新的方案。

属性指的是形态、大小和颜色等对象的特征。属性列举法的进行顺序如表8-1所示。

表8-1 属性列举法顺序

img

(五)不相关联想法

不相关联想法是把那些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物强制性地连接在一起,产生创造性构想方法。

(六)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统一性,以及引发出创意性思考而发明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法时首先把方案按照同不同类型连接在一起,这时几个方案互相用颜色和象征性的形态来表现,这样就能轻松分析出方案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能够把各种信息的内容整理得一目了然,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出最多的方案。思维导图法的进行过程如图8-3所示。

img

图8-3 思维到突发的进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