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彩的属性

二、色彩的属性

色彩具备三种特征,即三种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组成了多种色彩与色彩关系。三属性的变化对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起一定作用,并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6

(一)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特征,是色彩的首位特征。一般借助色彩名称来区分各种颜色。色相就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名称,代表各自并显示自己的特征从而与他人相区分,就是平常所说的颜色的名称,如红色、湖蓝、紫色等。光谱中的七种色彩,因不同的波长反映出不同的色相。并且它们的顺序是一种固定关系,各色彩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按照它们的顺序可围合而成圆环—色相环。“色相环”是将不同色相的颜色依序排列成环状以方便使用,是研究色彩的重要工具。色相环上色相顺序是一定的,种类有所不同。如6色相环(红、橙、黄、绿、蓝、紫),8色相环(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紫),在此基础上,色相之间增加过渡色相可形成10色、12色、16色、20色、24色、40色相等。如蒙赛尔色相环是100个色相,而奥斯特华德是24色相。最常用的是12色相环,例如,图3-1所示就是伊登12色相环,图中等边三角形为三原色红、黄、蓝(第一次色)构成,两两相互相加可调和出橙色、绿、紫色(第二次色),与三原色共为6色。如再将相邻的两色相加等量调和,则可得到该两色的中间色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第三次色)6种,总共产生了12色。12色有秩序的排列成环形,构成了12色相环。以此类推,可延伸出24色、40色等其他种类色相环。

(二)明度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高是指明亮的色彩;明度低,说明色彩灰暗。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明度最低的为黑色。明度不仅表现在无彩色上,也表现在有彩色中。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其次橙色,红色与绿色居中,蓝色较暗,紫色为最暗。物体表面因反射光的波长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色相,而反射同一波长的光量不同,因而使颜色有了明暗或者深浅变化。当各种波长的光被完全吸收时为黑色,全部反射为白色,反射与吸收相对等量时为灰色。在色彩运用过程中,要使明度降低或提高,可在色彩中增加黑色或增加白色,或加入其他深色或亮色。如在绿色中加白色变为浅绿色,加黄色变为黄绿色;加黑色变为墨绿,加深蓝变为暗沉的蓝绿色。明度被改变后纯度同时也降低了。

在色彩对比中,明度是其对比醒目效果的重要因素,对画面的协调统一至关重要。在一个画面中如何安排不同明度的色块可以帮助表达画作的感情,如果天空比地面明度低,就会产生压抑的感觉。在设计中运用明度渐变可营造出不同感觉的效果。如上端用低明度的色彩而下方用高明度的色彩,中心位置就会偏高,达到吸引视线的效果,同时又有轻盈的感觉。而下端用低明度的色彩,上方用高明度色彩,则重心在下方,会给人沉稳、安全的感觉。

(三)纯度

纯度又称色彩的饱和度或彩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纯色在某一色的成分比例的大小表示其色的彩度高低。纯色的色感强,而无彩色没有色感,也就是没有色相这一特性,所以也就没有纯度。纯度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目前光谱中的各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一种色彩掺入其他色彩后,纯度就会降低。任何一个纯色,加入黑、白、灰,彩度都会随其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加入白色明度提高,加入黑明度降低,加入同等明度灰色,明度不变,但是不论加入哪一种,纯度都会降低。任意选择一种纯度高的色彩,与黑、白调合而成的不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得出由高到低顺序纯度色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颜色的纯度高并不等于明度就高,明度与纯度不成正比。任何色相的色彩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如果明度改变纯度也会降低。高纯度的色彩加入白色或加黑色,都会降低该色的纯度同时提高或降低了其明度。粉红色比红色明度高,但纯度却比红色低。有彩色的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同时并存,没有单独存在或只存在着两个要素的色彩。在认识、运用及设计色彩时必须同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