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运用

二、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运用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性或速度。发散思维发挥得越好,越能产生大量的观念。产生的观念越多,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机会也就越多。应用到图形创意上就是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创意数量的多少,这对于设计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在发散思维的活动中,一般都是在较短时间内要完成相当数量的解决方案,在接受发散思维流畅性训练时就要求在发新设想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确定设计对象,分别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列出其属性。第二,把众多的属性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提问或自问产生特性联想。第三,做出各种设想,找出最佳方案。斩埭强为香港福多多餐厅设计的Logo,取材于餐厅老板的一个卡通形象。为了配合各种节日的促销活动,在原形象的基础上加上特定的定语进行形态发散,如情人节时的福多多,万圣节时的福多多....这些定语的修饰,使其形象更容易被视觉化和表达,一个简单的主题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创意。

这些思维流畅性训练对信息输出过程的要求是信息表现的速度,简单地说,就是设计师利用工具在媒介上操作的快慢。即在信息的输出阶段(信息—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经过思维组织后的信息需要外在化(即表现出来)。这种信息外在化的速度也被要求尽量地快速。单位时间内完成循环的次数越多,变化的几率也越多。劳伦斯·库贝断言:“在不受其他影响干扰时,思考过程实际.上是敏捷而冲动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不干扰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能。”也就是说,设计表现的输出速度应是满足思维需要的。

总之,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要求设计创意的信息内容表达要清楚,那些足以说明问题的特征要突出,具有更大的刺激性。更大的刺激性能够激发大脑(加工器)的意识水平达到清醒的状态。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因而必须能够把那些最重要的部分特征及时而又清楚地传给眼睛与大脑。虽然信息传递的速度快,但如果传递的内容不是有效的,即不是设计师想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也会导致无效信息占用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使接下来的信息无法进入短时记忆,就很容易丢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信息加工过程的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