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系统的分类

二、色彩系统的分类

人们希望色彩系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全部的色彩都能得到客观、正确的指定;第二个功能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出调和的配色。也就是说,色彩系统应像调试好音律的乐器一样,随时都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的色彩系统。现实是,多种多样的色彩系统共存且各自“炫耀”自己的存在理由,而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和运用相应的色彩系统。一位有个性的、具有独创性色彩感觉与色彩观的艺术家,也许应该开创自己的色彩系统。画家菲利普·奥托·朗格(PhilippOtto Runge)早在18世纪初就发表了他自己开发的色彩球“。约瑟夫—透纳(Josc-phTurner)、德拉克洛瓦(Delacroix)、保罗·克利( Paul Klee)等人也有类似的尝试。据说,印象派、新印象派的画家们也曾认真研究过当时的色彩理论。当代,无论是印刷、电脑画像处理领域,还是色彩教育界的专家们,都在研究开发着各自的色彩系统。实践证明,如果要将色彩的连续变化制作成一个系统的话,只能使用以下几种有限的方法。其分类如下:

混合包法:以三原色为起点,用为数不多的原色进行各种混合,制作出色彩连续变化的系统。

着色剂混合法:使用各种颜料、染料中的黑、白及其他彩色,并以适当的比例进行各种混合,制作出色彩连续变化的系统。网版多重印刷表示法:这是介于前两者的中间方式,将几种印刷用的原色分别在几块网版上按一定比例进行网点密度变化,然后进行重叠印刷,制作出使色彩发生连续变化的系统。

显色法:将人的视觉感受到的色彩变化按色彩知觉心理的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方向进行一定间隔的变化,并将这个色的连续变化制作成色彩系统;以上是以做出色彩连续变化的不同手法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当然,还可根据不同曰的和用途进行分类。如果要进行其他详细分类的话,其可能性是无限的。对于一个以客观、正确的指定色彩为主要目的,将色彩表示手段进行严密限定,并使其系统化、完善化的色彩系统来说,特别要明确将其命名为“色彩表示系统”这一译语的重要含义”(图3-1)。

img

图3-1 光色的三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