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体系化
2025年09月26日
一、 色彩的体系化
作很早以前,人们就从自然界感受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叫到暗,由红到黄渐渐进行的。在13世纪就有人提出设想,要把色彩的连续变化组织成一个体系,使色与色的关系趋于明确易懂的条理化之中,但直到17世纪初才有人将个设想画成草图。在17世纪后叶,牛顿通过实验发现了彩虹七彩光色,第一次探明了人的肉眼感知色彩的原理是光刺激的结果。到19世纪中叶,人们又获得了关于人的肉眼视觉结构的正确知识,明白了光刺激作为色彩被感知的原理。当时无论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其他学术界的人们,都以这个新发现以为基础,进行了色彩体系化的尝试,提出了各种色彩理论以及色立体的模型。在19世纪,由于合成无机颜料、化学染料等的发明,着色剂的种类及色彩表现的领域迅速扩大。这一发展促使当时对色彩的研究从假说和理论的范围脱离出来付诸实践,制作出许多着色的色彩体系的模型。到了20世纪,色彩的研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发展与多样化的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上所述以某种色彩理论或法则为基础,将色彩的连续变化组织成体系,称为色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