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状要素

三、形状要素

远古时期,当人类还没有发明原始工具的时候,人们眼睛看到的所有形状基本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直到人类发明工具以后,尤其是开始织布穿衣、制造工具、建造房子之后,生活环境逐渐掺入了人为造型。目前现代都市逐渐形成,可以说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已被大量的人为造型包围。在大量的形状中,并不是所有的形状都能赢得欢心,有些形状是我们喜欢的,有些形状是我们不喜欢的,甚至使我们感到不愉快。然而,我们的眼睛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一些可能是非常普通的形状,一旦与人的行为有关或引起观赏者的兴趣,眼睛就会做出相应的强烈反应,而那些即使是非常别致的形状,因为无法引起观赏者的兴趣,眼睛自然也就忽略。这也说明人类的视觉存在着极大的选择性。

而对于世界上那些我们所能见到的数不尽的形,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呢?实际在从古代到现在的视觉艺术中,对于形的表现和创造,人们不断在探索;对于各种各样的形,人们的掌握过程通常是先观察临摹,接着在此基础上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并对其进行延展和创造,并通过这样的表现方法和其他的不同形式相结合,最终将不同的形表现出来。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出现了抽象思维,这种思维也应用到了造型方面,一个最明显的表达方式就是古文物中几何学图形的出现。从几何学中派生出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角形、正六角形……圆形,如图1-5所示,似乎这样的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容易使其形成体系。

img

图1-5 形状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点—线—面的顺序对其进行分析。

(一)形态构造中的点

1.点的表现

点不仅是造型中最基本的元素,也可以单独作为视觉的要素来进行表现。我们知道点具有大小、形状等不同形态变化,并且还可以形成线或面,所以点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结合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点。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点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消极”的点,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利用线或面的空缺,利用其与背景的关系将点凸显出来。另外,按一定数列关系排列的点可以产生出节奏感。

2.点的性质

从几何学的角度上来看,点没有大小和形状,不具有实体,只表示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线也是没有宽度的。但是从造型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形状我们的眼睛就无法知觉到,也无法进行视觉的表现。所以,点在造型方面不仅具有实体,而且还有大小、面积和各种不同的形状,在这里需要注意,那就是点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属性。

(1)点的形状。不管是从抽象的角度还是从按照人们的习惯的角度来看,人们潜意识地认为点的形状就应该是圆形的,这也是点最典型的形状。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在点的应用上面却没有这个层面的限制,这是因为点的具体形状很大程度上受到最外部轮廓的影响,在造型或视觉设计的应用中,人们可以将点设计成任何形状。与圆形的点相比,自然形状的点不仅具有圆点所具备的位置和面积的特点,还具备圆形点所不具有的方向特质(图1-6)。

img

图1-6 不同形状的点

(2)点的视觉张力。一般情况下来,点的张力总是向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点具有内倾性,这种内倾性不会因为点的运动状态而发生改变。如果在一张白纸上,点的位置是正中间,由于点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就会给人一种相对平静和收敛的感觉。如果在这张白纸上点的位置从中间转移到了纸张的边缘,这种接近就会产生一种张力,进而将原本的均衡状态打破,给人的感觉也会从平静收敛转为紧张,而远离画面的边缘,产生一种如迟缓的感觉。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点的密集排列也会产生面的感觉,称作点的面化(图1-7)。其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大小的不同变化会产生出疏密、高低不同的调子变化。印刷中的网点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如果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印刷图片便会知道,原来那些印刷精美的图片都是由不同大小、不同距离、不同色彩的小点组成的。

img

图1-7 点的排列面化

(3)点的大小。从人的视觉形式上看,从点生成时就开始出现了大小的变化,无论使用什么工具,比如现实生活中使用笔、画、刀后,会留下一定大小的点。点的大小的不同也会决定点与面认知界限的划分,通常点的大小直接决定视野中或者说大脑对点的认知,当点的面积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给人一种面的感觉,也就是说,点的面积越小,它本身就越能表现出点的性质。在形状上,圆形的点更容易被看成点。

(二)形态设计中的线

从几何学的角度上来看,线与点有共同之处,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它只表示位置和长度而不具备宽度和厚度。

1.线的形状

我们知道在人的视觉上点具有各种形状,实际上线也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变化,这些变化与线的表现工具、线色彩的浓淡以及线的粗细有很大关系。

(1)线的表现工具。描绘线所用的工具与线的形状有着直接的关系,使用不同的描绘工具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线。表现线的工具极为丰富,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表现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线条来。除了一般常用的笔和绘画工具外,还可以使用竹尖、树枝木棒、丝线、橡皮、纸以及人的手指等创造出各种具有丰富变化的线条。

(2)线的浓淡。在线的粗细、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颜色深的线要比颜色浅的线看上去更向前突出。所以,线的浓淡变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另外,即使线的颜色浓淡相同,粗的线也要比细的线看上去浓一些

(3)线的粗细。细线与粗线之间可以形成对比关系,起到强调的作用图(1-8)。

img

图1-8 线的粗细

2.线的分类

根据线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将线分为两种,那就是直线和曲线。当然,直线和曲线还会有发展出来的其他类型,以下是详细分析。

(1)直线。在直线中,有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其他直线都是由这三种基本类型变化而来的(图1-9)。

img

图1-9 直线

a.水平线。所谓水平线是直线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水平线由于处在与垂直线的左右相对的水平方向,所以具有安定和平稳的感觉,同时也具有冷的感觉,水平线可以构成一种最简单、安静和冷的表现形式。

b.垂直线。我们这里说到的垂直线主要是与水平线相比来说的,它的运行轨迹或者说运动方向与水平线完全相反,与水平线相交之后可构成直角,在安定中具有一种上升的动力,同时它也具有暖的感觉。因此,垂直线是表现运动和暖的一种最简洁的形式。

c.对角线。对角线实际上是几何当中一个概念,但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也是经常会用到的。当然设计中的对角线与几何中的对角线还是有一定差别的,通过对垂直线或水平线的演变来的,因此,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对角线兼具垂直线和水平线的特点,再加上对角线本身的倾斜感,更为观赏者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运动感,同时也是表现运动的一种最简洁的形式。

另外,线的密集排列便可形成面的感觉,也叫作线的面化(图1-10)。

img

图1-10 任意直线

(2)曲线。一般情况下来说,曲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何曲线,另一种是自由曲线。

a.几何曲线。几何曲线是圆的基础,与直线相比,几何曲线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造型上面与直线的性质完全对立。不管是在量、方向还是在类型方面,直线和曲线的张力都存在着本质差异,直线的张力朝向两端,而曲线是由不断地将两端施加压力来改变直线的方向而形成的(图1-11)。

img

图1-11 直线的张力与曲线的张力

对于上述我们所说的这种压力,力量不同,直线的性质也就会相应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向外张力,当张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直线就会以圆的形式呈现,最终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图1-12)。

img

图1-12  圆的形成

在人类的认知当中,圆给人一种非常安定的感觉。当然,在几何学曲线中不仅仅包括圆这种曲线,还包括抛物线、双曲线等图形,这些都是从圆开始的,由各种曲线的联结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曲线形状。

b.自由曲线。与上述曲线不同的是,自由曲线不是由压力产生的,它更多是人心理的一种呈现或写照,当人的情绪是一种平稳状态时,所画出来的自由曲线就相对比较平稳,当人的情绪处于一种波动状态时,就会画出一种波动性更强的曲线,这种带有情感的曲线是几何学直线和曲线无法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