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的立体构成
(一)线材的排列
线材按照一定的路线排列组合,会产生一个有空隙的面;同时,由线材与线材之间的大小、宽窄、厚薄、远近等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流动感和节奏感。线材的排列路线可以是直的、曲的、也可以是逐渐改变方向其具体的路线为重复、渐变、发射、旋转等。
(二)硬线材的构成
1.连续构成
线材的连续构成有两种形式:
(1)限定构成:即由控制点运用的范围来确定其形态,点的运动可以控制在平面立体内,也可控制在曲面立体内。线形轨迹设计必须十分简练,与“一笔画”的连续、同一地方不能两次通过,避免线与线的接触父叉,影响空间感的表现。
(2)垒积构造:把硬线材一层一层堆积起来,互相没有固定的连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作垒积构成。
2.线层结构
将硬线材沿着一定的方向,按层次有序排列而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空间立体形态。线层的构成形式有单一线材的排列和单元线材的排列。
3.框架结构
以同样粗细单位的线材、通过粘结、焊接和柳接等方式结合成框架的基本形,再以此框架为基础进行空间组合,即为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立方体、三角柱体、还可以是曲线体等。
在进行变化时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顶与底的形状相同,但不是正方形,如图7-1所示。

图7-1 柱体框架
(2)顶与底的形状不同,如图7-2所示。

图7-2 柱体框架
(3)支撑棍互相平行,如图7-3所示。

图7-3 斜柱体框架
线框的构成形式有下面几种:
(1)重复: 将一个单位的线框进行多次重复的堆积或组合。
a.完全重复,如图7-4所示。

图7-4 完全重复
b.重复时单元体可发生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如图7-5所示。

图7-5 不完全重复
c.增加和减少: 就是在重复组合线框时支撑棍之间,可根据造型、结构的需要增加或减少,使结构变得更加有趣,如图7-6所示。

图7-6 增加和减少
d.构成顶部或底部框架的支撑棍,或者两个框架之间支撑框可以超过立方体的长度,如图7-7所示。

图7-7 支承辊加长
e.在线形框架的外部成附加的框架,如图7-8所示。

图7-8 附加框架
f.穿插:线框与线框线框相互穿插,穿插时可作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如图7-9所示。

图7-9 穿插
(2)渐变
基本形在线框构成中,形状、大小、厚薄、高低、方向曲直可进行渐变,如图7-10所示。

图7-10 渐变
(3)放射
基本形态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外放射,也可以有两个中心或更多的中心,发生放射状的变化,如图7-11所示。

图7-11 渐变
(三)软线材的构成
软线材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有一定韧性的板材裁切出来的线,如纸板、铜板等,这类线在一定的支撑下可以形成立体构成;另一类是软纤维,如毛线、棉线等。软线构成的立体,总的来说看似轻巧却有着紧迫感,自然界中典型的软线形态就是蜘蛛网。
软线材构成常用硬线材做引拉软线的基体,即框架。构成框架的硬材我们称之为导线。框架的基本形态可以是立方体、三角形体、多边柱体等软线材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线群结构:线群结构是指用软线按照一定的次序在导线上。平行的导线能表示二维为特征;当导线不平行时,产生三维的效果。
线织面结构:线织面是空间内含直线的面,有圆柱面、圆锥面、和双曲面等等。我们把空间内这些面叫作母线。基本框架要承受巨大的拉力,因此必须相当牢固。
自垂结构:线材成自然下垂状的结构。
编结构成:编结构成是指线材相互交织而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