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服务人口及其健康状况
1.疫苗服务人口状况
1.1 各省区市服务人口总数
各省区市的常住人口,即为疫苗的服务对象,常住人口总数直接决定疫苗的需求总量,是疫苗需求量估计的最基础数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除兵团外,2017年常住人口最多的省区市为广东(11 350万人),最少为西藏(337万人)。具体各省数据见附录图3-1-1。
1.2 各省区市服务人口流动
不同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会对各省区市疫苗服务的开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关系到疫苗的接种率,另一方面也会对疫苗需求量的估计造成困难。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疫苗服务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各省区市的人口流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人口流入较多的省区市包括广东(1 765万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最多的为广东;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区市包括河南(1 294万人)、贵州、四川、安徽、广西。具体数据见附录图3-1-2。
1.3 各省区市服务重点人群构成
从疫苗服务的人群构成来看,出生人口、0~6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人是目前疫苗服务的重点人群。该群体的人口构成状况直接关系到疫苗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重点人群构成越高的地区,疫苗服务的挑战性越大。
从出生人口/常住人口比例来看,内蒙古最低(0.74%),山东最高(1.75%);从0~6岁儿童/常住人口比例来看,吉林最低(5.06%),新疆最高(10.99%);从60岁以上老人/常住人口比例来看,西藏最低(6.07%),安徽最高(23.94%);综合来看,西藏的重点人群占比最低,重庆最高。具体数据见附录图3-1-3、图3-1-4、图3-1-5和图3-1-6。
1.4 各省区市服务人口密度
各地疫苗服务,不仅与人口数量和构成相关,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也很密切。尤其是疫苗的配送服务,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疫苗的配送难度增加,配送成本也相应提高。当然,疫苗的配送难度和成本还与当地的交通状况有关。
根据各省区市报告的2017年常住人口数及官方公布的面积估计人口密度,全国各地人口密度差异巨大:最小的为西藏(3人/平方千米),其次为青海(8人/平方千米),第三为新疆(15人/平方千米);密度最大的为上海(3 839人/平方千米),其次为天津(1 378人/平方千米),第三为北京(1 292人/平方千米);差距达到千倍以上。具体各省数据见附录图3-1-7。
2.疫苗服务人口健康状况
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一个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疫苗接种服务可有效保护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手段之一,疫苗接种服务水平往往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三个核心健康指标在我国各省区市间差异较大。其中,人均期望寿命西藏最低(68.2岁),上海最高(83.4岁),差距达15岁;婴儿死亡率,西藏最高(9.68‰),北京最低(2.3‰),有4倍之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西藏最高(12.78‰),内蒙古最低(1‰)。具体各省数据见附录图3-1-8、图3-1-9和图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