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希腊化时代”
史料实证
材料 在希腊化过程中,城邦的民主政治跟随着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的铁骑与怀柔,来到东方要津。依史料记载,在前后短短3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东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广阔地域,先后建立起约300座希腊城邦式的城市,这类城市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城中设有城市公民大会、市议会,公众可以选举市政官员。表象上看,希腊化确实将传统希腊城邦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带到了东方。在这些所谓的新城邦当中,民主政治的文化气息,传统城邦文化,何尝没有相伴随地渗透,更何况城市当中夹杂有大量希腊移民,他们在当地占据着显要地位。即便如此,从亚历山大统治到希腊化时期三足鼎立局面,整个国家实行的却是显而易见的专制王权。
——摘编自李嵘《“希腊化时代”初探》
互动探究:
根据材料回答,“希腊化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政治特点。
论从史出
一、“希腊化时代”
(1)建立在以武力征服而形成的统一大帝国的基础上。
(2)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统一帝国囊括了古希腊文明、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部分印度文明,奠定了文化多元化的基础。随着内部东西方文明的交互渗透,超越种族和国界的一体观念开始呈现。
(3)在西方文化史甚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既继承了古典希腊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东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并经由罗马传承下去,对近代西方文化和部分东方地区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型例题
“希腊化时代”最负盛名的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制作的更为精确的、供天文研究之用的水平仪,是以巴比伦式样为依据的。数学上,埃及的几何数学知识也为希腊人所采用。这表明( )
A.东方科技长期领先
B.文化交融十分重要
C.人文主义初步萌发
D.自然科学开始诞生
题目立意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就旨在通过对“希腊化时代”各地文化交流的解读,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探究点二 蒙古西征后的东西方交流
史料实证
材料 蒙古西征显然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在这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与西欧可以自由交往,条条道路都开通了,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出现于哈拉和林宫廷中。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韦尔斯《世界史纲》
互动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蒙古西征引人注目的原因。
论从史出
二、蒙古西征后的东西方交流
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1)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即设置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
(2)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3)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4)蒙古帝国对宗教实行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典型例题
1294年,伊利汗国下令在全国颁行纸钞。纸钞完全仿照元朝的至元宝钞,上面除印有阿拉伯文外,还印有汉文“钞”字。这主要体现了( )
A.当地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东方文化的西传
D.中国国力的强大
题目立意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就旨在通过对“伊利汗国仿照元朝颁行纸钞”史料的解读,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