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科学成就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在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求。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了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会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