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人口流动的重要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 )

A.政局稳定 B.鼓励移民

C.经济发达  D.环境优美

2.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战争后对劳动力的急需、印度长期经济发展的滞后所导致的富余劳动力的外流以及印度和中东地缘上的临近,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印度劳动力输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说明印度移民( )

A.追逐经济利益是移民的主要目的

B.与中东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

C.临近中东便于往返于中东和印度

D.利用了两极格局解体的时机

3.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A.欧洲人口一直向外迁移

B.非洲人口绝对值一直下降

C.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D.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到落后地区是主流

4.据统计,1846—1924年,有4800万欧洲人移民到人口稀少且迅速工业化的地区;1960—2004年,人口稠密且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有5600万移民进入欧洲。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欧洲经济水平较高

B.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欧洲政局较为稳定

D.欧洲出生率的降低

5.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6.联合国难民署只是依据联合国大会决议设立的一个专门机构,并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民署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的捐赠,这种捐赠是道义上的,而不是义务。这说明联合国难民署( )

A.在难民救助方面存在局限性

B.在难民救助方面没有起任何作用

C.始终受制于美苏两国

D.经费严重不足

7.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难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和平与发展尚未成为世界潮流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局部战争不断,国际热点增多

D.联合国的作用受到削弱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为解决难民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没有提出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B.没有根除形成难民的原因

C.没有专门协调难民问题的官员

D.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9.帕尔默等人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写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移民的涌入( )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10.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了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经济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11.下面是“美国移民人口统计表”。下表信息说明( )

A.白人已经成为美国人口的少数

B.拉丁美洲移民已经成为美国的主要族群

C.美国移民社会的特征更加明显

D.欧洲移民逐渐减少反映了欧洲的衰落

12.新加坡开国元勋李光耀在论述新加坡建国时说:“我们眼前困难重重,生存机会非常渺茫。新加坡不是个自然形成的国家,而是人为的……没有腹地,就像心脏少了躯体一样。”在这里李光耀强调了新加坡是( )

A.多元的移民国家

B.没有前途的国家

C.没有首都的国家

D.狭小的城市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