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两汉王朝除国办太学之外,还有“地方官学”,即“郡国学”和“县学”两级,有专门的太学导师“五经博士”,有国家规定的儒学课本。这表明汉朝( )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教育规模的发展

C.教育体制较完备

D.儒学教育较盛行

2.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官办译书局,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为例,所翻译的自然科学类书籍占80%,社会科学类仅占20%。翻译著作的差异性表明( )

A.“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芽

B.洋务运动培养大量翻译人才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侧重学习西方的实用性技术

3.1912年,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积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蔡元培注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素养

C.北京大学是当时的一流学府

D.蔡元培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人才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的机会。该时期我国(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教育事业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

A.造纸术与火药

B.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D.造纸术与印刷术

6.成书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在几百年间一直靠手抄流传,直至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才第一次刻印,南宋时期则广泛刻印。这( )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说明活字印刷术的盛行

C.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D.反映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7.宋朝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汉初已有幡纸代简……蔡伦锉故布及渔网、树皮,而作之弥工。”此记载( )

A.说明了蔡伦对造纸工艺的改进

B.证明了蔡伦对“纸”的发明

C.否定了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

D.反映了造纸技术发明的艰难性

8.在亚述巴尼拔王的藏书室里,堆满了刻有亚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块楔形文字泥版长达3米,宽2米多;最小的一块还不到1寸(约0.03米)长,只刻着一两行文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该藏书室是古文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B.亚述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

C.当时世界上已经出现泥活字印刷技术

D.人类最早的文字是写在泥版上的

9.我国周朝已有国家图书馆——藏室,并设置了专门管理藏书的负责人——守藏室之史。孔子“修旧起废”,将历代遗留下来的档案、文献整理和编订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大类,为藏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表明( )

A.先秦时期我国已出现官私藏书

B.先秦时期我国只出现官家藏书

C.先秦时期我国只出现私家藏书

D.先秦藏书已具有服务公众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