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按《摩奴法典》的规定,高级种姓由于‘穷困’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相反,低级种姓不得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的人还不能同坐、同饮食。”婆罗门教经典对各种姓之间的关系作出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

A.保持公正 B.隔离冲突

C.保障特权 D.减少差异

2.延续至20世纪的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这反映了种姓制度( )

A.阻碍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流动

B.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

C.适应了社会状况以维持统治秩序

D.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

3.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等级。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5.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她既不像古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身躯漫天飞舞。飞天形象的出现反映了( )

A.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的文化交流

B.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文化交流

C.古代中国佛教占据统治地位

D.中国绘画艺术超越古希腊和古代印度

6.朝鲜学者金宗植为《白氏文集》所写的序中说:“活版之法始于沈括用铸字印书,凡经史子集无家不有。”另一位朝鲜学者徐有榘在《镂版考》中记述:“秘府云委之储,免园簏笥之藏,大半活版之本,乡梓锓枣,特其什伯之一耳。”据此可知( )

A.朝鲜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最早的活字印模是金属铸造的

C.活字印刷术在朝鲜盛行

D.在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广泛应用

7.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朝“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朝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发生转移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8.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武士阶层。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逐渐形成了( )

A.神道 B.武士道

C.多神崇拜 D.婆罗门教

9.玛雅人社会组织以农村公社为基本单位,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给各家族使用,产品归用户所有。贵族则占有较多和较好的土地,尤其是果园、可可园,已成为他们的固定财产。农民必须负担贡赋和徭役,为贵族耕作,向国家纳税并负担军队的开支。这反映了( )

A.玛雅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B.玛雅的农民无须负担贡赋和徭役

C.玛雅人的土地为贵族所有

D.玛雅的农民与贵族完全平等

10.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

A.传播宗教 B.用于祭祀

C.国王陵寝  D.贮藏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