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史料实证
材料一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方人民还普遍对西方的自由主义充满好感,他们也鼓吹民族自决权,然而当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府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西方帝国主义一概拒绝,这种怀疑和苦闷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加深。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印度独立即将来临之时,印度资产阶级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糅合在一起,形成印度独特的解放道路和发展道路,尼赫鲁称之为“第三条道路”。他解释说:“这是从一切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以及其他的)中吸取精华的第三条道路,他寻求创造某种适合本国历史和哲学的东西。 ”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互动探究:
(1)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东方人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论从史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和经济侵略。
②一些亚非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
(2)特点
①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呈现不同道路和多种类型。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亚非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新局面。
(3)影响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②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③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典型例题
孙中山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个字,甘地则发出过“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他们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题目立意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就旨在通过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相关史实的叙述,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探究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文化特点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印度是东方殖民地国家中出现议会民主制最早的国家。独立前的议会民主制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独立后印度并非照搬英国,而是结合印度国情,采取一种适合印度的议会民主形式。印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在于:在联邦制架构下,议会民主制在联邦和邦两极实行;采取内阁制,国家设总统而弃君主制;实行成人普选权;为扶持弱势集团,对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一定时期保留席位;接受国际上流行的司法审查权,但以议会有修宪权来加以限制。独立后议会民主制得以成功实施,是印度政治民主的极大进步。
——王芳《印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与分期》
材料二 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机地融合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西亚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底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新加坡]李光耀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印度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加坡在文化发展上的主要特点。
论从史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文化特点
(1)政治文化上,受新兴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建设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上都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2)文学艺术上,文学上大多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生活;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技艺。
(3)地位性质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文化是一种融合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新型现代文化。
典型例题
英国殖民统治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传播了许多西方文明的内容,从而开启了印度现代化历程;独立后,国大党政府开始全面推进现代化,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印度现代化的突出特点是( )
A.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B.抛弃了自身的传统特色
C.在国大党领导下开始现代化
D.在西方文明影响下走向独立发展
题目立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就旨在通过对印度现代化特点的评价,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