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失音不语

中风失音不语

失音者,语无音声,盖即喑也。夫喉咙者,气之所上下也;会厌者,声音之门户也。其气宣通,则声音无所阻碍。若风邪搏于会厌,则气道不宣,故令人失音。其邪气入藏者,则并不能言语也。《外台》云:肝风其口不能言,脾风声不出,或上下手。又云:脾之脉,挟喉连舌本,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河间云:内夺而厥,谓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下,则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经名瘖痱,地黄饮子主之。比而论之,失音者,语言如故,而声音不出,为藏之虚也。舌强不能语,虽语而蹇涩不清,痰涎风气之所为也。不语者,绝无语言,非神昏不知人,即藏气厥,不至舌下,要须分别治之。

河间地黄饮子

熟地黄 巴戟(去心) 石斛 山茱萸 苁蓉(酒浸焙) 附子() 五味子 肉桂 白茯苓 麦冬 石菖蒲 远志(去心)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七叶,同煎至八分,服无时。

涤痰汤 清心散(二方并见前逐痰涎门)

《宝鉴》茯神散

茯神心一两() 薄荷二两() 蝎梢(去毒)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此治风气挟痰不语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