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能 食
不能食者,胃中元气虚也,然有虚冷虚热之异,宜分别治之。
消食丸 治数年不能食。
麦蘖 曲各一升 干姜(炮) 乌梅(焙)各四两
蜜丸。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亦治反胃。
又方
神曲(炒黄)二两 麦蘖(炒黄)二两 乌梅四两 干木瓜半两 茯苓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蜜丸樱桃大。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白汤下。一方无木瓜,有人参、干姜。
又方
豉心一升(熬末) 麦芽 曲各一两(熬) 川椒一升(出汗) 干姜一升(末)
上五味,筛,以蜜拌。食后酒服方寸匕。
以上三方,并治胃虚冷,不能食之剂。
资生丸 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营卫。
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九蒸晒,去土切片焙干)三两 橘红 山查(蒸) 神曲(炒)各二两 白茯苓(人乳拌饭上蒸晒干)一两五钱 人参(人乳浸透,饭锅上蒸透)三两 白豆蔻(微炒) 泽泻(炒)各三钱五分 川连(姜汁炒)三钱半 桔梗(炒) 藿香 甘草(蜜炙)五钱 扁豆(炒) 莲肉(去心炒)各一两 麦芽面(炒) 山药(炒) 芡实(炒)各一两五钱 薏仁(炒)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每服二钱,细嚼淡盐汤下。
凝神散 收敛胃气,清凉肌表。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各一钱五分 扁豆 知母 生地黄 粳米 甘草各一钱 淡竹叶 地骨皮 麦冬各五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一钟,食远服。
高鼓峰云: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升降息矣。关门即气交之中,天之枢也。故肾旺则胃阴足,胃阴足则思食。若关门枯槁,肾水不能上达,当急以六味加归、芍养之。若血燥大肠干枯,有黑屎积叠胃底,则当以熟地五钱,当归三钱,白芍、桃仁二钱,麻仁三钱,微微润之。视其形体如常,气血尚足,即于前方内可加大黄二钱,助血药,大肠一顺利,胃自开矣。一开之后,大剂六味、左归等类,不数服之,方有济也。
以上治胃虚气热之剂。
范汪疗胃气虚,不能食,四肢重,短气,调和五藏,并疗诸病,调中汤方。
薤白(切)一升 枳实六枚(炙) 橘皮三枚 大枣十二枚 粳米三合 香豉六合
水六升,先煮薤白得四升,内诸药,煮取一升半,适寒温服。一方有生姜一两。延年无枳实,有茯苓、人参。
按:此以甘辛气味,和畅胃阳,推扬谷气,虚者延年方较良。
《本事》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二神丸。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
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药皆不效,予授此方服之,顿然能食。此病不全作脾虚,盖肾气虚弱,真元衰劣,譬如金鼎之中,置之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不熟,其何能化。黄鲁直尝记服兔丝子,淘净酒浸曝干为末,日抄数匙以酒下,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亦此理也。
宽中进食丸 滋形气,喜饮食。
人参 炮姜 青皮各一钱 大麦芽(炒) 缩砂仁(炒) 甘草(炙)各一钱半 白茯苓 橘红 泽泻 白术各三钱 枳实四钱 豆蔻五钱 猪苓七钱 神曲(炒) 木香各五分 半夏七钱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汤送下。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