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 症

挛皆属肝,经云:肝主身之筋膜故也。有热,经云:肝气热,则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是也。有寒,经云:寒多则筋挛骨痛。又云:寒则筋急是也。有湿热,经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是也。有虚,经云:脉弗荣则筋急,屈伸不利。仲景云:血虚则筋急是也。

治案:杨吉老治歙丞张德操内筋挛,脚不得屈伸逾年,动则令人抱。杨吉老云:此筋病宜服下三方,一年而愈。

治筋极养血地黄丸(春夏服之)

熟地 蔓荆各一分 山萸 黑狗脊() 地肤子 白术 干漆 蛴螬() 天雄 车前子各三分 萆薢 山药 泽泻 牛膝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空心。

治筋痹,肢节冷痛,羚羊角汤。(秋服之)

羚羊角 肉桂 附子 独活各一两二钱半 白芍 防风 川芎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同煎至八分,取清汁服,日可二三服。

治寒冷湿痹,留于筋脉,挛急不能转侧,乌头汤方。(冬服之)

大乌头 细辛 川椒 甘草 秦艽 附子 官桂 白芍各七分 干姜 茯苓 防风 当归各一两 独活一两三钱五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水”原作“米”,据文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