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便 不 通
有下焦蓄热者,《内经》所谓膀胱不利为癃也,巢氏云膀胱与肾为表里,而俱主水,热气太盛,故令结涩,小便不通,腹胀气急,甚者水气上逆,令心腹痛呕,乃至于死,其脉紧而滑直者是也。
广济方
冬葵子 滑石 茯苓 通草各三两 茅根四两 芒硝二两(汤成下)
水煮分温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若不得溺,急闷欲绝者,以盐二升,大铛中熬,以布绵裹脐下挪之,小便当渐通也曾试有验。
《圣济总录》方
独颗大蒜一枚,栀子仁三七枚,盐花少许,三味捣烂摊纸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
掩脐法
连根葱勿洗,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捍饼烘热,掩脐中,以帛扎定,良久气透自通,不然,再换一剂。
有肺热不降者,东垣曰:小便闭而不渴者,热在下焦血分,真水不足,膀胱干涸,乃无阴则阳无以化,法宜苦寒之属,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则小便自通。其渴者,热在上焦气分,肺中伏火,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宜气味俱薄淡渗之药,以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
百合饮子(《外台》)
桑白皮六分 通草 百合各八分 白茅根一分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
有下焦阳虚不化者,夫肾开窍于二阴,肾中阳虚,则二阴之窍闭,闭则大小便俱不得出,如重阴沍寒,地道闭寒,惟与白通汤多加葱白,阳气一至,二便立通矣。
白通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加人尿五合尤佳。伤寒并用猪胆者,所以从上焦格拒之阴;此病独加人尿者,所以通阴中闭塞之阳也。
有下焦阴虚而阳不化者,其状脚膝软弱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是不可以淡渗之剂利之,利之则阴愈竭,而水益不行矣。宜苦寒之属,以补肾与膀胱,所云使阴气行而阳自化也。
滋肾丸
黄柏(酒洗,焙)二两 知母(酒洗,焙)一两 肉桂一钱
上为细末,熟水丸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空心下。
《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丹溪云: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滋肾丸,每百丸,可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验。
有转胞不得小便者,由胞为热所迫,或强忍小便,俱令水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水应出不得出,小腹急痛,不得小便,不治害人。亦有虚人,下焦气冷不治,胞系了戾者,宜分而治之。
滑石散
寒水石二两 葵子一合 滑石一两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剂即利。
八味丸 治肾虚小便不通,或过服凉药而闭涩愈甚者,及虚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经四五日困笃欲死者,每服五十丸,温盐汤下。
小便闭尿满方
小青菜子,炒枳壳,不拘分两,煎汤熏洗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