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热 头 痛

湿 热 头 痛

湿热头痛者,湿与热合,交蒸互郁,其气上行,与清阳之气相搏,则作痛也。东垣云:诸湿热头痛,清空膏主之。又云:湿热在头而头痛者,必用苦吐之,或用搐鼻药。

清空膏 疗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年深不止。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炙草一两半 黄连一两(炒) 黄芩三两(一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

搐鼻散

青黛 石膏 芒硝 郁金 薄荷 牙皂

上为末。搐鼻。东垣白芷散,有白芷,无牙皂、青黛。

又头重如山者,湿气在头也,用红豆散。

红豆十粒 麻黄 瓜蒂各五分 连翘 羌活各三钱()

上为末。搐鼻。

透顶散(《本事》)

细辛(表白者)三茎 瓜蒂七个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冰片 麝香各一黑豆大

上为极细末。每一大豆许,患人随左右搐之,良久,出涎一升许则安。此药性味,视前搐鼻散稍温也,当随证审而用之。

子和神芎丸 治湿热壅滞头目,赤肿疼痛,大小便闭涩。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黄连 薄荷叶 川芎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温水送下。

缺寒湿头痛一门(鹤年补集)。

头痛由于湿热上壅者颇多,然亦有因寒湿者。《金匮》所云: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愚以为《本事》透顶散,正治寒湿头痛之剂,否则丁香、细辛,治湿热头痛,无乃以火救火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