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 疫 大 法

瘟 疫 大 法

瘟疫之病,近代诸家,多与温病同论,以其声称之同,与病形之似也。然而瘟疫者,天地之厉气也,最为恶毒,感之而病者,往往致死。其甚者,致于灭门。若冬春间之温病,苟调治得理,则未必致死,亦必不传染多人,故其方法,宜应别论。且也岁运有太过不及之殊,天时有恒雨恒旸之异。是以疫厉之行,亦有表里寒温热湿之分,其可以一概论哉。约而言之,计有三门。若其表里俱病,而盛于者,则用东垣普济消毒之法。若其病不在表,又不在里,而独行中道者,则用吴又可达原饮之法。若其表热既盛,里症复急,治表治里,救疗不及者,则用陶尚文三黄石膏汤之法。此瘟疫入手法门也。亦有邪气独盛于表,而里无热症者,则活人败毒散之治也。亦有寒湿独行,而病在肌皮胃膈者,则东坡圣散子之证也。合前三法,共为五法。以余所见,则未有不兼里者;而有寒湿而无蓄热,亦十中未得其一二也。然而法不可不备,惟用之者得其当耳。因并录五方于左,以见瘟疫之端如此。其病稍久,或六七日,或十余日,热深不解者,则同伤寒、温热治之。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

黄芩(酒制炒) 黄连(酒制)各五分 人参三钱 陈皮 元参各二钱 甘草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僵蚕 升麻各一钱 柴胡五分 桔梗三分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厉。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燥舌干,俗云大头伤寒。诸药杂治终莫愈,渐至危笃。东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耳。须用芩、连等药,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稍热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尽良愈,活者甚众。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势甚者,以砭针刺之,或加防风、川芎、薄荷、当归各五钱,水煎,时时服之。

达原饮

槟榔二钱 草果五分 厚朴一钱 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黄芩 知母一钱

上七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服。

吴又可曰: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胃亦近,乃表里之分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膜原是也。感之浅者,或俟有触而发;感之深者,中而即病。其始阳格于内,营卫运行之机,阻遏于表,遂觉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至阳气因郁而通,厥回而中外皆热,昏昧不爽,壮热自汗。此时邪伏膜原,纵使有汗,热不得解。必俟伏邪已溃,表气潜行于内,精气自内达表,表里相通,振栗大汗,邪方外出,此名战汗,脉静身凉而愈也。若伏邪未尽,必复发热,其热有久有浅,因所感之轻重,与元气之盛衰也。要皆始先恶寒,既而发热,至于发出,方显变症。其症或从外解,或从内陷,外解则易,内陷则险。更有先后表里不同,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复里者,有但里而不复表者,有表而里再表者,有里而表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多于里者,有里多于表者,此为九传。从外解者,或发烦,或战汗,自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腹满,燥结便闭,热结旁流,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諺语舌黄,及黑胎芒刺等症,因症用治。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皆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不可用辛热药汗之,又不可下,宜用达原饮以透膜原之邪为当也。若见各经,加入引各经药,不可热滞。感之轻者,舌胎亦薄,脉亦不甚数,如此者,或从汗解。如不能得汗,邪气盘错于膜原,表里不相通达,未可强汗。衣被逼汗,汤火劫汗也。感之重者,舌上胎如粉腻,药后反从内陷,舌根先黄,渐至中央,此邪渐入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若脉长洪而数,汗多大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白虎汤症也。如舌上纯黄色,兼见里症,此邪已入胃,乃承气汤症也。有两三日即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厌厌聂聂至五六日,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不传则邪不去,淹留日久,愈沉愈伏,因误进参耆,愈壅愈固,不死不休矣。

三黄石膏汤 治瘟疫大热无汗,发狂不识人。

石膏三钱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一钱五分 豆豉半合 麻黄一钱 栀子五枚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三分,连进三五剂愈。

按:疫邪充斥内外,为头痛身热,为烦渴闷乱,发狂不识人,欲表之则里已急,欲里之则表不退。此方清里解外,合为一方,譬之大军压境,孤城四面受围,虽欲不溃,不可得矣。或《千金》雪煎,或《古今录验》麸奴丸并佳。稍轻者,大青消毒汤。

又时病表里大热欲死方

大黄 寒水石 芒硝 石膏 升麻 麻黄 葛根 紫葛等分

上为末。方寸匕,水服,日二。

圣散子(东坡) 治一切山岚瘴气、时行瘟疫、伤寒风湿等疾,有非常之功。如李待诏所谓内寒外热,上实下虚者,此药尤效通神。宋嘉佑中,黄州民病疫瘴大行,得此药痊活者不可胜记。苏东坡撰文勒石以广其传,圣散子之功益著。徽州郑尚书在金陵,用此治伤寒,活人甚众。故知其大能散寒湿,驱除瘴疟,实有超凡之效也。

苍术() 防风 厚朴(姜制) 猪苓 泽泻()各二两 白芷 川芎 赤芍药 藿香 柴胡各半两 麻黄 升麻 羌活 独活 枳壳 细辛 吴茱萸() 藁本 茯苓各七钱 石菖蒲 草豆蔻 良姜 炙甘草二两半 大附子一枚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钟,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

活人败毒散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各一两 川芎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温服,或沸汤点亦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脉”原作“胀”,据上海科技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