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感是什么
价值感是什么
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信任
价值感是自由的结果。
一个人在想自己能不能做好的时候,其实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我是可以做这件事的。”而自由是安全感的结果,所以价值感就是“我是可以做这件事的,做这件事是安全的”。
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比如说,你想吃一块很硬的饼干或一顿很辣的火锅。想吃什么是你的自由,但也需要你对自己的牙齿和肠胃有信心。当你相信自己咬得动饼干且能够消化得很好,你相信自己的肠胃可以承受辛辣火锅的刺激时,你就会很坦然地去吃你想吃的了。可如果你已经上了年纪,牙齿已经松动得咬不动硬的食物了,或者你的肠胃特脆弱,不能吃一点点辣,你就不会选择让肠胃消受不了的食物,来让自己受罪。
比如说,你白天乘坐地铁去上班,是因为你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乘坐地铁的技能,并且相信自己能顺利到达公司。这时候,你在这方面就是有价值感的。有时候,你会卡着时间点来到公司,这更是你信任自己乘坐地铁技能的结果。
坐火车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你很赶时间,看起来很焦虑,觉得很有可能会赶不上火车。但你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出门,还继续往火车站赶。在那一刻,你的内心相信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是极有可能赶上的。假如你的腿脚不灵活,你知道自己根本走不快,无法抢出更多时间,你是不会去往火车站的,你会放弃赶火车的念头。
比如说,你在一家公司任职,虽然有时候工作对你来说的确很辛苦,但是你选择继续奋斗,因为你相信自己能够在这里赚到钱,并且相信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虽然有时候你也会怀疑自己,但整体来说你是相信自己的。假如你根本就不信任自己可以在这里赚到钱,你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你是不会选择继续这份工作的。
同样,你选择留在一段关系中,也是因为你相信自己是被喜欢和接纳的。你经常对妈妈表现出不耐烦,指责妈妈的唠叨,还与妈妈拉开物理距离,也不时常联系,那是因为你相信你们之间关系的稳定性,相信她不会轻易地抛弃你,与你断绝关系。
在伴侣关系中,或许你有些担心自己配不上另一半,觉得他太过优秀,他的光芒甚至让你感觉有些卑微。但你的心里依然相信自己是可以吸引他的,你才会选择留在这段关系里。假如你对自己没有这样的信心,你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配有伴侣,那么你压根儿就不会成为他的另一半。
你在维持一件事情,或开始一件事情时,那一刻,你一定是对这件事充满着价值感的。即使你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你在纠结、犹豫,说明你也有一定的价值感,它才能支撑你犹豫。
价值感就是做事的动力。
一个人的价值感越多,他可以尝试的事就越多,人生也就越精彩。反之,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地方越多,他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什么都不会去尝试,人生也就越来越暗淡。
被忽视的价值
我们体验不到价值感,并不影响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充满价值的。
我们每天都会做无数件事,都是因为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好才去做的。早起洗漱时,你相信自己有刷牙的能力;做早餐时,你相信自己有使用厨具的能力;开车去公司时,你相信自己有驾车的能力;在公司开会时,你相信自己的交谈能力;回家后和孩子在一起时,你相信自己有照顾幼小的能力;等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因为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会执行的。
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很低,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特别无能,什么事都做不好,经常有“我一无所有”“我一事无成”的虚无感。这样的人会忽略自己的价值。他们会有一个习惯:可以做到的事,尤其是可以轻易做到的事,会自动把它变成日常,并丧失兴趣,转而将目光投向自己无法轻易完成的事。
观察小孩子时你就会发现,他在刚学习走路的时候是无比兴奋的。那时候,他解锁了新技能,体验到的价值感爆棚。但随着他长大,这个技能已经被无视,人再也不会因为自己会走路而感到骄傲了。
年轻人在尝试买房的时候,交了首付的那一刻是兴奋的,感觉自己在这座城市安了个家。但随着人到中年,财务有了一些自由后,他对于是否有能力买房已经无感了,会转而投向自己无法完成或艰难完成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喜欢自虐,总是喜欢做那些有难度的事,来一次次体验挑战成功的喜悦或挑战失败的绝望,这里面才有着某种特别刺激的存在感。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是人的本能:总想体验更多的事,解锁更多的技能,拥有更大的疆土。
这样的人在潜意识中的逻辑就是:
“凡是我有的,都是无所谓的;凡是我没有的,都是好的。凡是我会的,都是不重要的;凡是我不会的,都是重要的。”
在这个逻辑的加持下,一个人就会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就算取得成功也体验不到价值感。
虚假的价值感
有的人忽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拼命标榜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总觉得因外在的优秀、做好事情、别人的称赞体验到的价值感是一种虚假的价值感,他们总觉得:“如果我有房,我就是好的了;如果我有才华,我会很好。”
他的内在逻辑是:价值=本质+外在。如果外在好了,一个人才能体验到价值,这说明他的本质不怎么样。这时候他的本质还是在践行“我的本质是不好的”这句话。这只是一个人在体验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不得不用华丽的外表来包装自己的策略。
因为一个人的内在并没有改变,所以,即使他外在拥有很多,他也不敢确认自己的价值。他同时会去怀疑:“别人喜欢的是我呢,还是我的好呢?我只有这些表现出来的好,那一旦没了呢?”人的潜意识依然会保留这些恐惧。
所以你越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想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感,你越是在强化内心的恐惧,越是觉得:如果我没有××,我就是不好的了。
真正的价值感
而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体验到“我的本质是好的”,不以外在拥有、事情怎样、他人的评价为转移。真正的价值感是恒定的,而虚假的价值感特别容易破碎,稍有风吹草动,立刻消失。就像是贵族这一存在一样,有钱不会成为贵族,真正的贵族是落魄时依然能保持的体面和修养。
真正有价值感的人不会因为别人说自己不好就受到冲击。别人的语言暴力属于别人,并不能影响到他。他与别人有着明确的分别,别人并不能改变他很好的本质,他好不好,也不由别人来定义。
他人可以说他长得不好看,可以说他做错了,可以说他笨,这只是他人表达的权利,他不必矫正别人,因为那只是别人的观点。如果他不想别人误会他,那么他可以解释。如果他觉得没有必要解释,那么他可以选择不解释。但别人如何评价他,并不能改变他很好的本质,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伤害和影响。同时,即使别人说他很好,他也不会盲目开心。他认为别人说的是对的,他就会同意,并去感受被人夸奖的开心;他觉得别人说的是不对的,他也不会盲目生气,因为他对自己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真正有价值感的人不会因为事情的失败或成功而转移自己的价值。他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知道外在事情会有变化,知道事情做得好与不好是常态,他不会因此去扰乱自己好与不好的自我评价。
也许他搞砸了一桩生意,也许他犯了个错误,但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知道下次怎么应对更好。他知道失败是人生常态,无关于他好不好。即使他知道他做不好,他也知道了他的能力范围在哪里,知道下次要做到什么程度。
真正的价值感并不是盲目隔离他人的评价,并不是忽视现实给出的反馈,而是能根据外在输入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他会根据外在的结果调整自己,而非盲目认同。
没价值感,就是有价值
真正感觉到没有价值的事,人是不会去想的。比如说,登陆火星。我们普通人很清楚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不足,也就很自然地不会产生相应的价值感。但美国的马斯克就不一样,马斯克是私人航空火箭第一人,想在2024年把人类移到火星上去,并在2050年在火星上建立一座城,他在这方面就有价值感。
让人痛苦的不是没价值,而是不喜欢自己没价值。就是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点儿希望,踮踮脚能够着,但又不太确定,这时候才会有痛苦。在这个世界上,比没有希望更痛苦的事就是只有一点希望。
你感觉你没价值,但你又不甘心。那么不甘心,不正是你价值的体现吗?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没价值的时候,你会自责、绝望、抑郁。其实,当你感觉到自己价值感很低时,恰好是你可以欣赏自己的时候。因为你已经有了很多基础能力,来维持你现在的生活。你正在尝试一个对你来说更新的领域,而这个领域有一些挑战,有一些未知。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行,你看到了很多人行,你忘记了很多人比你更不行。就算你想通过他人寻求点儿确定感也很难,你只好自己摸索着尝试。
你已经有了很多行的地方,你在尝试对自己来说更新、更有难度的事,这不恰好说明你是有价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