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这些是人内心基础的感知,人们很容易对它们感到匮乏。你在生活中遭遇的每一个痛苦事件,背后都基于对其中某种或多种感知的匮乏。当遇到的事情不同,你对这些感知的匮乏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每当你的内心体验到痛苦的时候,你都可以把刺激你内心的事写下来,并反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那又能怎样呢?

那又能怎样呢?

那又能怎样呢?

深度、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后,你就可以找到内心深处的很多秘密。不要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啊”“所有人都这样啊”,你要拥有怀疑一切的精神,这样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生。

这种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断推敲一件事情代表了什么、能带来什么、有什么影响,以及你对此有什么想法,你会慢慢弄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真实的自己。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这个世界上你最不了解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内心比宇宙都要丰富多彩,去探索它,你会找到更多乐趣和意义。

你不可能真正认识你自己,但我依然愿你越来越了解自己。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产品经理 | 曹曼 装帧设计 | 孙莹
助理编辑 | 张其鑫 营销编辑 | 李佳
Kindle电子书制作 | 李元沛
策划人 | 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