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遭遇厄运
赛勒斯·菲尔德,这个唯一的毫不动摇者,他同时兼具了英雄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正在核算自己个人可以支配的资金。究竟失去了哪些东西呢?300英里长的电缆,大约折合10万英镑的股本,不过也许令他更加压抑沮丧的是,那不可替代的一整年时间。因为只有在夏天,这支科学探险队才能期盼出现有利的好天气,而这一次这个季节早就已经过去了太久。不过这在另外方面却也赢得了一点微小的收获,人们在首次尝试中获取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条电缆本身也证实自己是合适的,而且还可以绕成一团,码放整齐,用于下一次出征。只有那些电缆铺设机器仍然必须加以改造,正是它们造成了这次灾难性的电缆断裂。于是又一年就在等候和准备工作中悄然逝去。在1858年6月10日,相同的船只装载着那条陈旧的电缆,满怀着崭新的勇气,才再一次重新出发。因为在第一次航行之中,电波信号可以十分顺利地正常传送,所以人们依旧按照老计划进行,从大洋的中间开始埋设电缆,然后再分别向两边推进。这趟新航程的开头几天进展得顺顺利利、平淡无奇。在第七天的时候,才应该在事先计算出来的位置上埋设电缆,并以此开始真正的作业。直到此时,所有这一切都是,或者似乎是乘船游玩。这些机器全都闲置在那里,那些水手们还可以休息片刻,趁机享受一下这种舒适宜人的好天气,天空上没有飘着一丝云彩,十分宁静,大海也是风平浪静,这一切也许是太过安静了。
不过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阿伽门农”号船长的内心里已经悄悄地觉得忐忑不安。他瞥了一眼气压表,那上面显示出,水银柱正以何种惊人的速度下降。一场特别形式的暴风雨肯定即将来临,实际上在第四天,一场风暴就真的突然来袭,即使是大西洋上最为久经考验的水手们也极少亲身遭遇过此类风暴。而这场飓风却以最危险的方式恰巧袭击了这艘英国电缆铺设船“阿伽门农”号。这艘轮船本身就是一个装备精良的交通工具,并且曾经在所有的大海上,以及在战争中经受住最为严酷的考验,因而这艘英国海军的旗舰原本绝对可以应付这种恶劣的天气。但是十分不幸的是,为了埋设电缆,为了让其能够装下巨大的份量,人们对这艘轮船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况且它并非像一艘货船一样,在那里,人们可以把重量均匀地分摊在货舱的四面八方,而在此处,这个巨型线轴的全部重量却都压在了船只的中间部位,人们只把一部分重量完全放置在船只的艏部,这样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恶果,在每一次的上下颠簸之中,其晃动摇摆的幅度都要增强一倍。因而,这场风暴就可以与自己的牺牲品展开一场最为凶险的游戏。这艘轮船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被抬高至与水面成45°夹角,涌上来的惊涛骇浪淹没了甲板,全部物品都被击打得支离破碎。新的厄运随即降临——在一次最为恐怖的撞击之中,震荡了从龙骨直至船桅的整条船只,令固定堆放在甲板之上大量煤炭的顶棚塌陷。犹如一场黑色的冰雹,整个煤堆轰然坍塌,击打在那些本来就已经鲜血直流、筋疲力尽的水手们身上,仿佛经历了一次山岩崩塌。一些人在煤堆倾泻之下受了伤,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厨房里面被倾覆的锅炉烫伤。一名水手被长达十天的风暴折磨得精神错乱,人们甚至已经想到了最坏的打算:把一部分带来严重后果的倒霉电缆扔到船外去。幸好船长极力反对,因为他自己并不想承担这种责任,况且他也做得十分正确。在经历了各种各样难以名状的磨难之后,“阿伽门农”号总算挺过了这场长达10天的风暴,尽管迟到了很长时间,它仍然在大洋中间那原先约定的地点重新找到了其他船只,并且可以在那里开始埋设电缆。
不过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察觉到,由于这种连续不断的颠簸摇晃,这批缠绕了上千圈金属线的贵重而又容易损坏的货物遭受到何种程度的损毁。这些电缆有几处被弄得乱七八糟,部分古塔橡胶外壳被扯破或者被撕碎。尽管情况如此,人们还是不太有把握地进行了一些埋设电缆的尝试,不过却仅仅造成了大约长达200英里的电缆损失,它们就这样徒劳无益地完全消失在海洋之中。这就意味着,这艘旗舰的第二次航行也铩羽而归,悄悄地回国,而并非胜利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