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炮摧毁了
在俄国的大地上,列宁的首个姿态十分独特:他并没有向个别人瞧上一眼,而是特别地投入到各种报纸之中。他不在俄国已经长达14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既没有看见过这片大地,也没有看见过这面国旗以及士兵们的制服。可是这位坚强不屈的思想家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嚎啕大哭,他也不像那些妇女们一样,前去拥抱那些一无所知、惊讶万分的士兵们。这份报纸,首先是这份报纸,《真理报》,他要检查一下,这份报纸,他的这份报纸是否足够坚决果断地遵循这种国际立场。他愤怒地把这份报纸揉成一团,不,完全不够,它还一直在宣扬祖国,还一直在宣扬爱国主义,还一直没有根据他的思想去宣扬那种纯粹的革命。他感觉,自己回来得正是时候,以便扭转方向盘,竭力向前推进他自己的毕生信念,不管是走向胜利或者还是灭亡。可是他是否还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最后的一点忐忑不安,最后的一点忧虑担心。难道米留可夫不会在彼得格勒——这座城市当时还叫这个名字,但是不会为时太久了——立刻命人将他拘捕吗?在这列火车上向他迎面走来的那些朋友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在影影绰绰的沉闷光线照射下,在昏暗的三等车厢里流露出一丝稀奇古怪却又神秘莫测的微笑。他们并没有作答,或者是根本不想回答。
可是紧接着,事实却作了闻所未闻的回答。当列车驶入(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时,在车站前面的那个巨型广场上,早已经站满了成千上万名工人,各兵种的荣誉警卫都在期待着这位流亡归国者的到来,《国际歌》响彻云霄。现在,当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走出来时,这位前天还住在那个修鞋匠家里的男人,已经被数百双手握住,并且被高举到一辆装甲车上。那些房屋和要塞里面的探照灯,都把光线对准他,而他就在这辆装甲车之上,向广大人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演说。大街小巷都为之震颤,不久,《震撼世界的十天》就拉开了大幕。这一炮,击中和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