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德国:是或者否?

穿越德国:是或者否?

瑞士镶嵌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之间。作为革命者,列宁想要穿越协约国回去的路线早已遭到封锁,作为俄国的臣民,作为一个敌对强国里的一员,要想穿越德国和奥地利也是行不通的。可是局势却十分荒谬:列宁竟然可以期待从威廉皇帝的德国那里获得更多的协助和支持,甚至要多于米留可夫的俄国和普安卡雷的法国。在美国宣战的前夕,德国需要不惜任何代价地与俄国媾和。于是对于德国人来说,这样一位可以在那里给英国和法国的公使们制造麻烦的革命者,想必只会是一位十分受欢迎的帮手。

可是现在突然要通过各种协商谈判,与皇帝统治的德国建立联系,要迈出这样一大步,其责任肯定也是十分重大,况且列宁还曾在自己的著作里面对德国进行过数百次的辱骂和恐吓。因为根据迄今为止的所有道德规范,如果在战争期间获得敌方总参谋部的批准,踏上并且穿越敌对国家的领土,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叛国罪,显而易见,列宁也绝对了解这一点,他的这一举动,将会让自己的政党和自己的事业从一开始便丧失名誉;而且他自己也会受到怀疑,他可能是作为德国政府收买和雇佣的间谍,被派回到俄国的;一旦他把自己那立刻媾和的纲领变为现实,那么在历史上,他将会永远背负阻碍俄国取得真正的胜利和平的罪名。不言而喻,当他宣布,在万不得已时,他也愿意踏上这条最最危险和最没有面子的道路时,不仅是那些温和的革命者,而且也包括大多数与列宁志同道合的同志,都不禁为之大吃一惊。他们惊慌失措地指出:通过瑞士社会民主党人的从中斡旋,大家早已建立了协商谈判的机制,并且正着手准备通过战俘交换这种合法而又中立的途径,把俄国革命者遣返回去。可是列宁清楚地认识到,这条道路将会是多么的费时费力,而俄国政府又将会如何人为和故意地拖延,从而让他们的回家之路变得遥不可及。不过他也知道,此时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其他人很少愤世嫉俗,很少冒失鲁莽,从而不敢下定决心,去采取这样一种行动时,因为根据现有的所有法律和观念,该行动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背叛,而列宁却只是紧盯这个目标。可是在内心深处,列宁早已决定,由他本人亲自承担责任,开启与德国政府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