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 约

契 约

正因为列宁了解自己的这一步将会引起耸人听闻的轰动效应和面临的挑战,所以他始终尽可能开诚布公地处理此事。受其委托,瑞士工会书记弗里茨·普拉廷前去与德国公使商谈,并且向他提交了列宁的条件,这位公使事先就已经和那些俄国流亡者进行过初步谈判。因为这位籍籍无名的小个子难民——他似乎已经能够预感到自己未来的权威——完全没有向德国政府提出任何请求,而是向它提出了各种条件,其中有:这些旅行者表示愿意接受德国政府所提供的帮助:赋予这节车厢以治外法权。无论是在上车还是下车的时候,均不允许进行护照或者人身检查。他们会根据标准的价目表自行支付各自的旅费,既不允许命令,也不允许自己主动离开这节车厢。大臣龙贝格把这些消息传递上去,它们一直被交到了鲁登道夫的手中,毫无疑问,他对此表示了支持,虽然,这或许是他这一辈子所做的在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决定,但是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却找不到与此相关的只言片语。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公使还试图达成修改意见,因为列宁故意把这份备忘录草拟得模棱两可,这样不仅俄国人,而且一位奥地利人,譬如拉狄克,也可以不受检查地一起搭乘这列火车。不过德国政府也同列宁一样着急,因为就在这一天,4月5日,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了。

因此弗里茨·普拉廷在4月6日中午收到了这则值得纪念的消息:“将按照所希望的意愿安排一切事务。”在1917年4月9日下午2点半,衣衫低劣、拎着箱子的一小队人马从策林格霍夫餐馆走向苏黎世火车站。他们总共是32人,其中有妇女和儿童。在这些男人们中间,只有列宁、季诺维也夫和拉狄克的姓名一直为世人所熟知。他们在一起吃了一顿十分简朴的午餐,并且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表明他们全都已经了解了《小巴黎人》上面刊登的这则消息,根据这则消息:俄国临时政府打算把这些取道德国的旅行者作为叛国者处理对待。他们以生硬和不太流畅的字符签名,表示他们将会自行承担这趟旅行的全部责任,并且同意接受所有的条件。此时此刻,他们沉默寡言,却又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趟充满世界历史意义的行程。

当他们抵达火车站时,丝毫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既没有记者出席,也没有摄影师到场。因为在瑞士,会有谁认识这位乌里扬诺夫先生呢,他头戴一顶皱巴巴的帽子,身穿一套旧外套,脚蹬一双十分可笑的笨重矿工鞋(他曾把这双鞋一直带到了瑞典),这时候,他正夹杂在一群拎着板条箱,挎着篮子的男男女女中间,一声不吭,毫不引人注目地在列车上寻找一个座位。这些人看起来与无数从南斯拉夫、鲁登尼亚和罗马尼亚过来的移民并无二致,那些移民在继续前往法国海岸,并从那里转道海外之前,他们通常都会在苏黎世坐在自己的木头箱子上,停下来休息数小时。瑞士的工人党因为反对这种出行方式,所以并没有派代表前来,只有几位俄国人前来送行,为了给故乡亲人一同捎上一点点食品和问候,还有几位则想在这最后一分钟能够劝阻列宁放弃“这次毫无意义的犯罪行程”。不过大家心意已决。在3点10分,列车员发出了信号,这列火车滚动着驶向德国的边境火车站——哥特马丁火车站。3点10分,从这个时刻起,世界时钟的进程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