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人才会将希望寄托于想象
吉列公司的开创者金·吉列,在1901年把可替换刀片的安全剃须刀推向世人,该产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士兵们一定要把脸刮干净,以保证防毒面具能够正常使用。
战争使这种安全剃须刀在美国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士兵雅克布·希克对这种剃须刀却并不认同。因为当有热水时,这种剃须刀无疑是很好的,然而希克的驻地在阿拉斯加,每天早晨他都得敲开冰层取水刮脸。于是,希克产生了发明一种干剃刀的想法。
这种干剃刀还需要一个足以发动小机器的小型电动马达。为了这项发明,希克用了五年的时间,并且在1923年获得发明专利权。1931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将所有财产抵押出去获得贷款,将剃须刀推向市场。25美元的标价虽然高了些,但他还是卖出了3000个。慢慢地,这种剃须刀开始赢利了。接着,希克将所有利润投入到广告宣传中。到1937年的时候,他已售出200万个电动剃须刀,希克成了“电动剃须刀大王”。
可见,好创意的实现也需要坚持不懈的拼搏。有一句阿拉伯的格言:明智者将希望寄托于行动,鲁钝者将希望寄托于想象。这说明,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往往更重要。
从前,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个文盲相邻而居。尽管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着天壤之别,但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尽快富裕起来。
每日里,教授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一旁认真地倾听。他很佩服教授的学识和智慧,并且开始按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实施。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可见,行动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无论你的计划多么详尽、完美,语言多么动听,不付诸行动,你就永远不能实现目标。在一生中,我们制订过很多计划,要是能够把所有的机会都抓住,认真完成所有的计划,那么,事业就能成功!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演讲时,曾不止一次地对听众开玩笑说,全球最大的航空速递公司——联邦快递,其实是他构想的。
格林所言非虚,他确实有过这个想法。20世纪60年代,格林才起步没多久,主要业务是为美国各大公司做中介工作,因此每天都在为如何将文件在限定的时间内送往其他城市而苦恼。
当时,格林曾经想到,如果有人开办一个能够将重要文件在24小时之内送到任何目的地的服务,该有多好!
这个念头在他头脑里盘桓了好几年,他也常常跟人说起这个想法。可惜的是,他并未付诸实践,直到一个名叫弗雷德·史密斯(联邦快递的创始人)的家伙真正把它转换为实际行动。就这样,格林与开创事业的大好机会擦身而过。
格林用自己的故事现身说法: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比在家空想出1 000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不行动的话,即使目标再远大也仅仅是目标,即使构想再完美也只是构想,要想把它转化成现实,一定要付诸实践。
艾柯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他当时的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上任后,艾柯卡没有做任何动员和号召,而是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象征性的1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美元的差距,使艾柯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典范的力量是无限的,众多员工为此感动得落泪,也都像艾柯卡一般,不在乎酬劳,团结一心,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便扭亏为盈。
种种事实证明,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卖弄口舌,以行动说话。有时候,行为要比语言重要得多,人的力量,许多时候不是从语言,而是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明智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