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也要敢做才行
只有幻想却不采取行动的人,永远不会成功,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背景让她完全有机会轻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在念中学的时候,就一直想当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因为她与别人相处时,即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实现这个理想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没有坐等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找工作,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家公司给她的答复都差不多:“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我们是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静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为了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只身来到了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期盼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为什么西尔维亚失败了,而辛迪却如愿以偿呢?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分歧点就是,西尔维亚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成功的机会是同风险并肩而行的。很多时候,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取决于他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收获。一味躲避风险,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
卡耐基16岁那年,开始为美国西部铁路管理局局长汤姆·斯考特先生工作,做一名电报员。
一天,卡耐基收到一封加急电报:“货车在阿尔图纳附近的单轨路线上被堵塞,从早上开始,已堵了4小时。”
这封电报是请求管理局局长斯考特处理的,可斯考特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当时,铁路管理局有一条铁的纪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有管理局局长才有权下达对列车的调度命令,如若有人胆敢违反禁令,不问任何理由,立即革职。
卡耐基拿到这封电报之后,无论怎样也无法与斯考特联系上,他知道,多耽搁一分钟,都将给铁道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名誉损失。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有了足够的勇气,他走进斯考特的办公室,查看了货车的配位图,立刻发现了堵塞的原因,于是提笔拟好了电文,并模仿斯考特的签名,将电报发了出去,从而使事情及时得到了解决。斯考特回来后,发现了这封几小时前发来的电报,立即拟了封电报让卡耐基发出去。卡耐基看了看电报,窘迫地说:“我先前已经发了一封同样的电文了……”斯考特严厉地追问是谁签的字,卡耐基只好承认是自己冒签的。斯考特一言不发、目光冷峻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竟什么也没有说。
后来,斯考特晋升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局的副董事长,卡耐基非常想随他去,可他却意味深长地对卡耐基说:“你的才能远非只是做一个电报员,我已向董事长推荐你任匹兹堡管理局局长,这次扩大了匹兹堡管理局的职能,现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将进入你的管辖范围。”
当时还不到24岁的卡耐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不但接替了斯考特的职务,而且还拥有了更大的管辖范围,年薪是1500美元,而他当初跟随斯考特的时候,年薪只有区区35美元。作为匹兹堡管理局局长,卡耐基能够清楚地了解全国的经济和发展方向,这为他以后成为垄断美国钢铁市场的钢铁巨头奠定了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失败或是有所顾忌而不愿意去做应该做的事,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赔钱而不敢投资,白白少了一大笔财富。仅仅想做是不能成功的,还得要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