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方能不得罪人
不偏不倚是很难把握的分寸。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大都想摆脱孤立无援的窘境,力争使自己的所言所行有所依托、有所呼应,于是便很容易产生偏倚于某人或偏倚于某事的心理。
要知道,每个单位的人事关系都很复杂。有些人是专爱拉帮结派、挑拨是非的。不管你是否愿意,都有可能被别人拉拢过去,成为一个他想发展的对象。当他毫无缘由地对你热心,并与你“谈心”时,你就要学会不偏不倚了。
进士出身的卢见曾是纪晓岚的亲家,二人关系甚密。卢见曾是乾隆时期的两淮盐运使。权相和珅当时想整治纪晓岚,却又抓不着什么把柄,于是就准备下毒手整卢见曾,既能给纪晓岚一点儿颜色看,也能解心头一时之恨。
一天,和珅向乾隆告卢见曾受贿贪污。乾隆听信谗言,在朝中议事时,决定先查抄卢见曾的家产,然后再定他的罪。纪晓岚当时也在朝,知道是和珅在有意陷害,所以也没敢多吭声,以防多辩反而弄假成真。下朝后,他想了一个救卢见曾的办法:他在信封里装了一小撮茶叶、一小撮盐,封好后派人火速送到卢见曾手中。卢见曾拆封一看:“茶盐!”便知有人在朝中诬陷自己,于是早早做了防备。
可见,在同事中,与某人亲近,可能会在无形之中成为人际关系斗争的牺牲品。假若纪晓岚不机智地将信息传给卢见曾,那么卢见曾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而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祸患是因为和纪晓岚关系好引起的呢。可见,在处世中不偏不倚也是安身之道啊!
不偏不倚,也可以说是中正之道。这还真是不少人为人处世的法宝呢!不偏不倚者,超然于派系斗争之上,不过分亲谁、疏谁。只要做到不偏不倚,你的敌对面就会减少,你的形象就会很“公正”,你的职位也就会越来越稳。
不信,你就再瞧瞧徐世昌。徐世昌,人称“三朝元老”,慈禧掌权时,他做过邮传部尚书;袁世凯任总统时,他做过北洋政府国务卿;段祺瑞执政时,他出任总统。可以说,他是个地地道道、不偏不倚的和事佬,一个活生生的不倒翁。
在军阀横行的乱世之中,一个无兵、无地盘的文人,何以位及显要?
有人总结了徐世昌为官的四条经验:
一曰圆通。也就是说,他说话圆滑,模棱两可,有伸缩余地;做事八面玲珑,能左右逢源。比如宣统退位之后,他依旧保持与“朝廷”的关系,不忘旧主,心念皇恩;同时又成了袁世凯的“相国”,两面讨好,双方渔利。
二曰沉稳。他遇事沉稳缄默,不急于表态,需要做决定时会故意回避,多听他人意见。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绝不轻举妄动。
三曰柔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必要时哼哼哈哈,拐弯抹角,宁可做臭皮囊软磨硬泡,待对手力竭而胜之,也决不逞一时刚勇而折弓。
四曰机警。专注风云变幻,不为天下先,也不落人之后;时机不来,则耐心苦待,时机到时则狠狠抓住。
这四条经验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不偏不倚。要知道,不偏不倚,方可左右逢源,进退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