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有一本“时间统计册”

你需要有一本“时间统计册”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把应该花费的时间看成了实际已经花费的时间,而这两者实际是两个不相等的量。

曾有人问一位总经理:“您今天上午做了什么,花了多少时间?”他说:“起草报告花了4小时。”其实,在这4小时中,他喝茶、抽烟花费了18分钟;中途休息了两次,花费了23分钟;与同事聊天,花费了27分钟;接3次电话,花费了5分钟。这些总共花费了73分钟,实际上真正用于起草报告的时间只有2小时47分钟。可见浪费的时间是多么惊人。对时间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这对于每个人提高时间利用率是一件多么有必要的工作。

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唐纳吉的时间统计方法值得你去学习。唐纳吉一生声名赫赫,硕果累累,他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了1.25万页的论文专著,内容涉及遗传学、科学史、昆虫学、植物保护、哲学等领域。在这些成就中,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他那枯燥乏味的日记本——“时间统计册”。

唐纳吉每天的各项活动,包括休息、读报、写信、看戏、散步等,花费了多少时间,全部历历在案。连有人找他问话、解释问题,他也都在纸上做记号,记住花了多少时间。每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清清楚楚,其记录内容之细,令人惊讶。

例如,在1955年4月8日这一天,他这样记录道:

“约克芬小镇1955年4月8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

开始写袋蛾的报告——1小时50分钟;结束——2小时20分钟;

附加工作:做季度总结,1小时20分钟;路途往返——35分钟;

休息——15分钟;剃胡子——10分钟;  《泰晤士报》——20分钟;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66页——1小时30分钟;听广播……

基本工作合计——8小时45分钟。”

从1910年元旦开始,唐纳吉每天都认真核算自己花费的时间,一天进行一次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直到1972年他去世那一天,62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一天。他每天记下各种事情的起讫时间,相当准确,误差不超过5分钟。所有“毛时间”都被扣除,他注意每天“纯时间”的数量。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纯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唐纳吉说。

经过准确的时间统计,唐纳吉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小时,分成3个“单位”,或6个“半单位”,分别从事两类工作。第一类是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如写书、研究、做笔记等;第二类是不属于直接科研工作的其他活动,如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等。除了最富有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不限时间以外,所有计算过的工作量,他都竭力按时完成。

1966年,他已经56岁了,用来处理第一类工作的时间,平均每天为5小时13分钟。他天天如此,5小时内绝没有休息或抽支烟的工夫,没有聊天谈话,没有散步,也没有听别人谈笑风生。这是真正不打折扣的5小时!

显然,如果我们按照唐纳吉的时间统计方法去做事,一定会终身受益。

很多人都有做事拖沓的习惯,本来可以随手处理的事,却非得拖几天或几周不可,几天内可以办的事,却非得拖几个月。还有的人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踢皮球”,你踢向我,我踢给你,这样导致工作效率极低。殊不知,被拖延的事务将来仍然需要做,而且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

许多时间效率方面的专家认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相同的劳力做尽可能多的事情,最佳的方法就是立即执行。立即执行,就是凡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不管它是什么事,都要立刻动手去做,这一点至关重要。立刻动手,不仅省去了记忆、记载或从头再做的时间,而且可以去掉把一件事总记挂在心上的思想包袱。

当你的脑海中一旦出现对工作的一丝灵感时,你要马上动手记下来。无论什么事,如果心中有“再来一次”的想法,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诚然,有些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需要花时间考虑。但对于急事或不太重要的事,毫无疑问,立刻动手去做才是上策。

闻名世界的德国昆虫学家卡巴恩说:“我连一分钟休假的时间都没有,工作对我来说才是最幸福的事。”

卡巴恩是个惜时如金的人,少年时代就对研究昆虫有兴趣。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他倾尽心力,即使一分一秒也不浪费。因此,他最后完成了一部名著《小小的昆虫》。

通常情况下,要完成一本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一边上班一边写小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写小说的时间实际上很少,因此大多利用上班前的30分钟来写。这样慢慢地写下去,不久就可以完成一本书。因此,像这种30分钟的累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