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会“示弱”,也要会“示强”

要会“示弱”,也要会“示强”

在人生的战场上,如果实力不足,让人看破其中的奥妙,就很容易遭对手长驱直入,瞬间被打败。如果实力强劲,成为各方锁定、提防的对象,就容易让对方提高警觉、集结力量,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何时示强,何时示弱,是一门需要审慎斟酌的学问。

宋朝时,岳飞奉命到岭南招安盗贼,朝廷的政策是希望盗贼能够主动投降,但是岳飞费尽唇舌,威逼利诱,贼头曹成却不理不睬。岳飞无奈,于是上书向朝廷建议:“盗贼在力量强大的时候,必然信心百倍,不可一世;通常只有在力量虚弱时,才有可能接受招安。现在的情况是盗贼还有些气势,如果不加以围剿,他们是不可能投降的,所以招安并不可行。”

朝廷同意了岳飞的提议,岳飞率将士与盗贼正式开战。就在双方交战一段时间后,士兵抓到了一名曹成派来的细作。因为久攻不下,正在苦思对策的岳飞此时灵机一动,马上吩咐部下将细作绑在主帅军帐的附近,好让细作听得到岳飞与将领之间的谈话。

在这场只演给细作一个人看的戏中,岳飞故意与押粮官谈及粮草,说一些“军粮已尽,该如何是好”之类的话,然后还假装与其他将领谈到因为战事不顺,部队准备暂时撤离的计划。

戏演完之后,岳飞又故意让细作有机会逃跑。

之后几天,部队按兵不动,将士们都感到纳闷儿。岳飞估计细作应该已经带着假情报回到了贼营,就选择一个夜晚,下令全军整装,摸黑急行军。天还没亮,大军已经偷偷绕过山头,兵临贼营。贼众们因为假情报而松松散散,毫无戒备,当发现岳家军来袭之后,他们顿时大惊失色,措手不及,四处仓皇逃窜,溃不成军。

接着,岳家军又连续破了好几个贼众的主要据点。看贼众的气势已经构不成威胁,岳飞这才又上书表示,现在是招安的时候了。

果然,接下来的招安行动顺利多了。

我们常常听到“老子吃软不吃硬”这句话,通常指的是一种不服输、不受威胁的态度,表示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如果想用武力威胁就免谈。不过,这种态度通常要有实力做后盾,再不然就是尊严摆第一,有宁死不屈的气魄。对一些有所凭恃、自认有些筹码的对象而言,不先给他点儿颜色看看,给点儿厉害瞧瞧,怎么能与他和颜悦色地坐下来谈呢?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来硬的”才能真正有效。这正是岳飞主张“强硬哲学”的原因。

如果自己没有实力,就没有强硬的本钱;如果自己有本事,那么在面对顽强的对手时,就得先来个下马威,不然,想要让人乖乖就范就有些困难了。所以,要想高标办事,就要懂得审时度势,适时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