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兵学

第四节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兵学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每况愈下,一发不可收拾。细究唐朝衰落之由,统治者骄奢淫逸、政治腐败、奸佞专权、穷兵黩武、财政枯竭、矛盾激化等均是促成社会动荡与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和平环境下的对兵学的忽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安史之乱后,不少有识之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兵学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兵学得以再度复兴。一方面,在平定安史之乱和藩镇叛乱的战争中涌现出了郭子仪、李光弼、张巡、李晟、马燧、浑瑊、李愬等一批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还有“练达兵机”的高级军事幕僚李泌、陆贽;另一方面,李筌、杜佑、杜牧、王真等大量文人本着经世致用的考量,积极谈兵论战,出现了《太白阴经》《阃外春秋》《李筌注孙子》《阴符经疏》《通典·兵典》《杜牧注孙子》《道德经论兵要义述》《贾林注孙子》《陈皞注孙子》等兵学著作。这时的人们更加注重兵学的实用功能,期望借助兵学扭转军事上的颓势,再现盛唐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