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灭暴虐”、夺取政权的战略指导思想
2025年08月10日
一、“诛灭暴虐”、夺取政权的战略指导思想
李密出身于上层贵族官僚之家,后来荫袭蒲山郡公爵位,但其在仕途的发展并不顺利,遭到太子杨广的排挤。隋朝末年,隋炀帝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分化,奉命在河南黎阳(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督运军粮的杨玄感起兵反隋,不久兵败被杀。参与反隋行动的李密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匿四方。他在这一期间真切感受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悲惨境遇,意识到隋朝已陷入难以自拔的统治危机,遂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73]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李密一路辗转,最终投奔了具有较强实力的瓦岗起义军。目光远大的李密认为瓦岗军不能满足现状,而要趁势发展,也就是利用统治者昏庸无道、民怨沸腾、精兵远征边疆、中原守备空虚的机会壮大队伍,鼓动瓦岗军领导人翟让“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灭暴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74]。李密至此明确提出了推翻隋朝统治的战略目标,为瓦岗军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探讨后续军事行动时,他提出了“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75]的口号,确立了夺取隋朝政权的战略指导思想,从而引导瓦岗军完成了从求生存到平天下的理念转变,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