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杜佑、杜牧的兵学思想
杜佑和杜牧是唐代后期的两位著名兵学家,均留下了富有价值的论兵之作。杜佑注重围绕《孙子》的重要兵学观点进行兵学理论的阐发,并援引战例予以佐证,意在为当朝用兵有所借鉴,足见其用意之深。杜佑论兵多着眼经国治军之大计,立意高远,颇有战略眼光,如主张强本弱枝、先德后才的将帅选拔标准,广修文德,以治求胜,因情用兵等,充分体现了长期执掌枢机者研讨兵学的独特风格。
杜牧论兵多着眼现实问题,针对治军弊端、边防祸患或藩镇割据而提出应对之策,如主张要根除当时军队“五败”现象;采取避实击虚、出其不意之策进攻回纥,以解决边患;实施扼险、“捣虚”“速擒”方针,充分把握战略主动权,直接“覆其巢穴”,速战速决平定藩镇叛乱等。此外,杜牧在《孙子》注解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兵学见解,进一步拓展了孙子兵学内涵,被称为曹操之后的第二大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