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禁军,注重精兵,严明治军

三、整编禁军,注重精兵,严明治军

高平之战后,柴荣深刻地总结了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决定彻底整编禁军,着力提升其战斗力。他提出了“兵在精不在众”[472]的指导思想,挑选“武艺超绝者”[473]编入禁军,其中包括藩镇军队中的精兵强卒、山林草莽的亡命之徒、交战投降的士卒等。柴荣一方面精挑各方勇士编入禁军,另一方面又将禁军中的老弱病残者予以淘汰,将其送回原籍。经过一番整编,中央禁军焕然一新,作战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柴荣还注重严明治军,赏功罚过,以此激励将士杀敌立功,惩戒犯过者使其敬畏军纪。他在高平之战后,奖励作战中立下战功的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并且升迁其官职;同时对作战不力、望敌而逃的将士予以严惩,将战场上败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人全部斩首,对在淮南作战失利的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予以贬官,维护了军纪的威严。柴荣还反复申明军队的群众纪律,严禁进入民居村舍、践踏民田、伤害禾苗,违令者按照军法处置。在讨伐南唐时,柴荣在诏书中宣布:“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云。”[474]赵晁等将领违反军令,贪贿钱财,劫人妻女,被淮南节度使向训依法处死。严明的军纪为后周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提供了坚强保障。史载柴荣“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475],就是他治军成效的鲜明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