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梅吊孝》
《秦雪梅吊孝》,又名《三元记》,系《秦雪梅》上本,黄梅戏后期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8集刊载张木火、张敦友述录本。
《秦雪梅吊孝》全剧共分为借银攻读、岳母收留、观画落魄、书房相会、相思成疾、宰相修书、嫁仆冲喜、商家报丧、雪梅吊孝9场。
主要人物有:商定国(正生)、李氏(正旦)、商林(小生)、秦伸正(正生)、陈氏(正旦)、秦雪梅(花旦)、翠红(小旦)、秦福(茶衣丑)、孙宰相(正生)、孙家院(老生)、爱玉(小旦)、商旺(小丑)。
明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书生商林,父亲商定国,母亲李氏。其父曾在朝为官,被奸臣陷害,告老回到家乡。因家道不幸,连遭灭顶之灾,无钱攻读,与父亲一起到岳丈、告老太师秦伸正家借银作学资,希望得到老亲家的提携。秦嫌商家父子衣衫褴褛,不仅不借银两,反而耻笑于他们,命家院把商家父子赶出秦家。商定国见秦伸正不认贫亲,把他父子不当人,怒火中烧,拉着儿子不辞而去。秦夫人为人贤慧,善良宽厚,对老爷嫌贫爱富之举极为不满。派人将商家父子追回,暗中助婿,安置在书房攻读书文,商家父子感激不尽。秦夫人命丫鬟以送茶为名,给他送去一画,此画是秦家请人描绘的女儿秦雪梅的肖像。本想怕商林在书房烦闷,送去女儿的画像,激励商林刻苦攻读,谁知事与愿违,商林见画中美女,貌若天仙而丧魂落魄。
秦雪梅是秦伸正的独生女儿,秦氏夫妇视若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自幼许配商林为妻。这天,秦雪梅在绣楼哀叹,开亲之时,父亲和公公均是朝廷天官,家庭富豪。后公公被奸臣陷害,连遭天祸,如今一贫如洗。公公和商林上门借银读书,父亲嫌贫爱富,欲将女儿他许,把他父子赶出府门。多蒙母亲心地善良,命人追回商林,留在家中攻读。雪梅朝思暮想到书房会会商林,又恐父母知晓,思想起来心烦意乱,焦躁不安。遇母亲到关帝庙行香,雪梅暗抵书房,不见商林。她看到自己的画像,心底掀起了浪花,深深感到商林爱着自己。雪梅又有几分担心,怕商林因思念于她怠慢书卷,懒读诗文,荒了学业。当她尽情地偷看了商林的文章之后,大赞商林才华出众,文章锦绣,欣喜郎才女貌正好成双,更增加了雪梅对商林的爱慕之情。
雪梅被商林的文章、诗句所吸引,爱不释手,乐而忘返。尚未掩卷,商林即回书房,见未婚妻秦雪梅,即画中美人,恰似七仙女来到人间。雪梅假装不知商林在她家攻读,要商林说清来历,为何在她家书房读书?商林直言雪梅不要假装不知,他就是她的未婚夫商林,当初到秦府借银读书,被岳丈大人赶出家门。后来是岳母大人将他追回,收留在此攻读,每天都把小姐挂在心上。雪梅见商林坦诚地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情甚喜,开始是雪梅有意戏商,两人本有夫妻名分,借此机会互诉衷肠。雪梅道出了自己的哀苦:自那日得知哥在书房攻读,早就想到书房见哥一面,又怕父母知道节外生枝。雪梅向商林表示,任凭父亲怎么反对,秦雪梅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商林喜形于色、眼笑眉飞,称今日相会恰似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配夫妻。秦雪梅虽爱商林,但严守妇道,劝商林不要陡起春心,要发奋攻读,待金榜题名之后再完成花烛之喜。
秦雪梅归绣楼,商即相思成疾,成天想着与雪梅夫妻团圆。他感觉头昏手软,口中无味,茶饭不沾,无心读书。家人秦福将商林患病禀告老爷,秦伸正闻讯哈哈大笑,正好趁机将他赶出府门。秦伸正来到书房,见商林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知其病得不轻。秦伸正假言,门婿在岳父家读书本是好事,没想到得了重病。依岳父之见,我儿不如回家治疗,让你父母知道。将病治好后,再回岳父家攻读,不知门婿意下如何?商林明白秦伸正的险恶用心,是要将他赶出秦家,遂傲气而归。雪梅闻讯悲伤不已,命秦福送去银子,并一路陪伴商林回家。商之父母,见儿病因是思秦而起,求当年联姻作媒的孙宰相修书给秦伸正,请他出嫁女儿,以救商林之命。秦视孙书为废纸,拒绝嫁女,雪梅闻讯,含泪致书商郎,劝他保重身体。
商林读罢雪梅书信,精神更为不振,病情加重,非秦雪梅出嫁,不能苟活人世。商定国夫妇无奈,决定将丫鬟爱玉冒充雪梅冲喜。洞房夜晚,商林二目昏昏,真假难辨,与爱玉成了婚。天明即到书房攻读,爱玉给他送茶,商林发现昨夜共枕之人,并非秦雪梅,昏倒于书斋,立刻死去。商家派家院到秦家报丧,秦雪梅冲破父亲的阻挠,置世俗偏见于不顾,白衣素服到商家吊孝,痛哭灵前,诉说情怀,天地同悲。闻知爱玉代她冲喜,更加伤心,怜悯爱玉一夜夫妻而永守空房。因此决定脱离富贵之家,到商家与爱玉甘苦与共,侍奉翁姑,清白自守。
本戏源于弹词《秦雪梅断机教子三元传》,折子戏有《观画》、《吊孝》、《断机教子》三出,因著录了本戏,折子戏不另存目。
《秦雪梅吊孝》相关考证内容见《断机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