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茶亭会》

85.《茶亭会》

《茶亭会》,黄梅戏《闹公堂》本戏之一折,稀见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4集刊有桂友林述录本。

主要人物:李广大(小生)、朱碧英(小旦)、王氏(正旦)。

李广大出狱回家途中,逢朱碧英背着父亲前往探监,在茶亭上二人偶遇。李广大无名火起,斥责朱碧英口蜜腹剑,明里劝他状告朱绍益,暗地是想置他于死地。言其在公堂上被屈打八十大板,关入监牢有死无生,朱碧英正好趁机嫁给柯连生。朱碧英知李广大误解了她,顿时心如刀割,柔肠寸断。称李广大入狱之后,她整天茶饭不思、坐卧不宁,彻夜不眠,天天在家与父亲抗争。本不知李广大今天出狱,不顾鞋尖足细,抛头露面,背着父亲到狱中探监。李广大闻听朱碧英的一番话,看到篮中所装的鸡肉和茶饭,心慌意乱,羞愧难当,急忙向朱碧英道歉。时嫂嫂王氏前来迎接二叔,见李广大已出监牢,且朱碧英在此,欣喜不已。王氏嫂嫂高兴地将李广大、朱碧英带回家中,选定在八月中秋夜成婚。

郧阳花鼓戏、随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戏有《出监路会》,楚剧有《李广大出狱》,内容与《茶亭会》大致相同。

有关李广大婚姻纠葛的全本《闹公堂》,是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剧目。鄂东采茶戏、东路子花鼓戏把它当着看家戏的“老九本”之一。黄梅戏《李广大过门》、《王氏求计》、《茶亭会》中提到“家住广济县大东门”和告状的地点都是广济县。《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皖南花鼓戏》第二集著录的柯正贵口述本《闹公堂》中,李广大在狱中唱词是:“表家乡住只在黄梅小县,出南门李家庄有我的家园。”黄梅县也有人传说:李广大是黄梅县刘塘镇李林村人,朱绍益是广济县花桥柏树下人。皖南花鼓戏告状、闹公堂的地点是在黄梅县衙。如第六场贪官自我表白:“(引)做清官如敬父母,坐大堂百姓分忧。(赋)读书一字值千金,吏部天官管翰林。七品知县前程小,黄土要管三尺深。(白)本县张子春,掌管黄梅县一口正印……”

李广大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是发生在黄梅,还是在广济?为了实事求是地解决戏史问题,桂遇秋客观地进行了调查研究。1985年10月中旬,武穴友人胡忠信来黄梅调查文曲戏史料,交谈中他介绍了李广大、朱碧英是武穴李云二、朱祥一人,并说有墓和家谱可证。这个讯息,对研究《闹公堂》很有价值。因此,于同月21日下午到该县梅川镇李云二村进行了实地访问。在村长李树华、梅川镇南泉文曲业余剧团演员李雪和(李云二村人)的带领下,访问了该村年纪最大、读过六年私塾的老者李元广(生于1904年,时年81岁),他对李族历史较为熟悉。他说:《李广大过门》这个戏的人和事都是真的。李广大是本族鹅公垴人,现属石步乡胡立村,曾迁居李云二,死后葬在西路乡鲁泉的山上。从前有墓碑,过去我到那里砍柴,多次看了坟墓和碑石。本族以前有个规定,要寿满60岁以上的人,才能到李广大的坟墓前做清明。民国十七年,本县闻海舟率领的采茶戏班在李云二唱戏,开锣之前,班上成员由闻带到李广大坟前烧了香,放了鞭炮。后再唱《李广大过门》。李广大的妻子朱碧英娘家在南泉朱祥一,他们俩是由四旺乡栗木桥的袁央久作的媒。朱绍益将女儿二许柯家,也在栗木桥。后来经过王玉恒等闹公堂,迫使广济知县将李广大放了,朱碧英跑到李家与李广大成了亲。朱氏死后,他们家为抢“风水”,没有与李广大合墓,埋葬在梅凹岭坡上,李广大有家谱可查。他们这个故事,大约发生乾隆之后,道光之前。”访问结束后,李雪和带桂遇秋去看了朱碧英的坟墓,尚有一个荒坟坡,位于梅川镇土桥乡东南方向约一华里的梁道边。当时桂遇秋向李树华提出查看“家谱”,李说:该村《李氏宗谱》在“文革”中被毁,现在无谱可查。

《李广大过门》中说他自幼小与朱碧英订婚于清雍正初年,按这个时间推算,他约生于清清雍正初年,闹公堂的故事当发生在乾隆十年至十二年左右,不会到嘉庆、道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