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绣荷包》

27.《绣荷包》

《绣荷包》,早期剧目,黄梅戏传统小戏72小出之一。《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3集刊有柯火英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9集著录潜山县五庙黄鼎甲抄本。

主要人物:干妹(小旦)、干哥(小生)、货郎(小丑)。

荷包是古人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包。最早的荷包,既可手提,又可肩背,后来发展为挂在腰间。一天,干哥从干妹门前经过,欲想干妹为他绣花个荷包,二人当面不好意思明讲。干妹理解干哥的心情,准备给干哥精心绣制一个荷包,表达她对干哥的一片深情。这天大早起来,干妹找了半天发现没有绒线,准备上街买绒线。正巧门外传来货郎的鼓声,干妹从货郎手中买了五色绒线,开始为干哥绣制荷包。干妹边绣边唱起《十绣》民歌:一绣洛阳城,城里扎大营,绣一个曹操点三军;二绣祝英台,杭州求学回,没人知道是裙钗;三绣一点黑,绣个胡敬德,手拿钢鞭十八节……千针万线凝结着干妹对干哥的爱恋,期盼着干哥的到来。干哥放学回来,路过干妹家,干妹杀鸡招待他,二人结成美好姻缘。

本剧源于民歌《绣荷包》,戏中《十绣》是民间广泛流行的民歌,古雅风味犹存,生活气息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