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卖纱》

193.《二百五卖纱》

《二百五卖纱》,又名《二百五还年》,黄梅戏传统小戏。《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5集刊余海先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9集载胡霞林口述本。

主要人物:二百五(茶衣丑)、妻子(小旦)、骗子(茶衣丑)、三叔(老生)、外甥(娃生)。

勤劳能干的农村青年妇女,其丈夫却是个“二百五”(二百五:方言。指愚蠢不清楚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年近岁逼没有钱办年货,妻子叫丈夫将她纺的棉纱,拿到街上去卖。临行前,妻子反复嘱咐他,路上要小心,不要让骗子把纱骗去了。二百五问妻子骗子怎么认得出来呢?妻子告诉他要是遇上歪戴帽子、衣服不扣、拖着鞋子、鬼头鬼脑的人,棉纱就不要卖给他。

结果中途真被骗子将棉纱骗走,二百五空手归家,妻子气得要打他。二百五大声呼叫三叔救命,三叔公得知此事,来劝侄媳不要打侄儿。侄媳告诉三叔公,她叫二百五上街卖棉纱办年货,被骗子把棉纱骗走了。三叔公劝告侄媳妇,不要再打他,年货到他家去拿。在还年祝福时,二百五尽说些不吉利的话,妻子不准他再开口。

本剧源于生活故事。

东路子花鼓戏名《二百五出天方》,景德镇采茶戏、鄂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叫《二百五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