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女起解》
《杨二女起解》,黄梅戏《糍粑案》之一折,黄梅戏优秀传统小戏72小出之一。《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4集刊载余海先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10集著录陈宗记、李世来口述本。
主要人物:庞大奎(正生)、杨二女(小旦)、傅宗禹(小生)、杨宗兴(老生)、杨五儿(小丑)、衙役(四人)。
清道光年间,蕲水县书生、有妇之夫傅宗禹,与邻村周定其的未婚妻杨二女通奸。杨二女为达到嫁给傅宗禹的目的,在杨二女亲房兄长杨五儿的策划下,在糍粑内放砒霜将周毒死。周父告到蕲水县衙,知县庞大奎初审不清,众绅士联名上告到湖北省,湖北总督、按察使令庞大奎将杨二女等犯押省听审。在起解路上,杨宗兴在囚车内埋怨杨五儿,不该贪图小利,纵容傅宗禹与女儿通奸、杀人;杨五儿在囚车中埋怨傅宗禹不该用金钱、物资勾引他;杨二女在囚车里自恨自悔,恨杨五儿不该从中拉扯,悔不该听杨五儿的唆使毒死亲夫周定其。她想到此去湖北省一定要问斩,再不能为父母披麻戴孝;傅宗禹在囚车上埋怨杨五儿不该邀他私自约会杨二女,他想最好是在复审中杨五儿一人承担罪责,如果出狱就厚葬杨五儿。
本戏是根据真人真事编撰的。湖北浠水新闻网《浠水的哦嗬腔山歌剧》说:“艺人们根据当地发生的奇闻、要案,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编成戏剧演出。这类剧目有《糍粑案》、《杨二女起解》、《茶园记》等。演的是身边事,唱的是“哦嗬腔”,说的是浠水话,自然受到民众喜爱。传说有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杨二女还健在的时候,附近有个草台班子演《杨二女起解》。杨二女很大度地去看戏,因其内容有些不雅,情节有些夸张。杨二女看后有些忿忿不平地说:‘老娘有是有这些事,但没有那么多游词!’”杨二女看《杨二女起解》的传说,与花鼓、采茶诸腔《杨二女起解》戏中,湖北巡抚张治东判杨五儿死刑,判傅宗禹、杨二女结为夫妇的剧情是一致的,但清道光年间湖北巡抚官职表中没有张治东其人。据2013年03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载解军、沈潜的《从常熟庞氏看文化家族与区域社会互动》一文介绍:“庞大奎(1788—1864),敬熙次子,嘉庆进士,殿试三甲十四名。后授翰林院庶吉士,先后在湖北江夏、武昌、汉阳任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东路子花鼓戏、西路子花鼓戏、皖南花鼓戏、鄂东采茶戏有《糍粑案》,结尾情节是:湖北巡抚张治东判杨五儿死刑,判傅宗禹、杨二女结为夫妇。为安慰周家,劝傅宗禹结拜周定其之父为干父。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名《骂囚记》。九江采茶戏、鄂南采茶戏叫《杨二女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