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自焚》
《自焚》,黄梅戏《私情记》串戏之一折,《安徽新戏》编辑部刘永濂先生提供。
主要人物:张二女(小旦)。
张二女从妓院赎回后,寡母弱女相依为命。母亲杜氏死后,族人夺产,二女闭关自焚。
桂遇秋在1958年、1962年、1980年多次对於老四、张二女其人其事进行了考察。据黄梅县大河镇於家楼村村民於大水、於有志等8人先后口述:於老四祖籍在黄梅县袁角镇的於家楼村,即今大河镇於家楼村。他父亲手上迁居螺蛳墩(距於家楼一华里左右)。於老四约生于清嘉庆年中期(1807年左右),约在清咸丰中(1857年左右)逝世。张二女大约小於老四两三岁,她家住在螺蛳墩隔河相对的武穴市龙腰张家湾,现属武穴市余川镇龙腰村,约在清同治末去世。於老四、张二女的恋爱故事发生在清道光初期,也有人说发生在清乾隆中期。於老四从小父母双亡,三个哥哥及姐姐也遭夭折。他叫老四,是以兄弟排行命名。他父亲遗有茅屋三间,遗址在螺蛳墩头张家村。他为了斗胜张的未婚夫陈举人和流氓王老六,曾虚张声势把他亲房叔爷、绅士於珩楚抬出来吓唬人:“於家有位於楚珩(便于押韵,故意将名字颠倒),黄梅广济传名!有他,谁敢动我一根汗毛”!其实於珩楚并不支持他。於老四死后,亲房的侄儿们把他埋在村后山上,后来族人给他立了碑。孤坟的遗址,在天门村螺丝墩仓库头边。20世纪60年代初,桂遇秋曾请人拍下了於老四坟墓照片,碑石20年后被人挖去修了阴剅(方言,即水口、水道)。据族人於大水介绍: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入黄梅后,一位广东籍的青年营长,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两个护兵,备有香纸、炮竹、果品,专程到螺蛳墩於老四墓前行香、默哀。於大水等问他姓名,哪里人以及为什么到这里扫墓?那军官只说是广东人,其余笑而不答。
黄梅戏《私情记》串戏中,所提到的一些主要地名,均在黄梅县境内。
竹山:《反顺想》、《打瓦》、《过界岭》、《於老四充军》,及楚剧《黄氏劝解》、东路子花鼓戏的《上竹山》等6折戏提到了竹山。《大清一统志》载:“考田山在黄梅县北三十里,其西有大竹山、小竹山”。《黄梅县志》载:“从杨梅岭进入,有大竹山”。这两个地名统称“竹山”。现分属大河镇团山村、四渡河村。清胡利襄《游考田山经大竹山、小竹山》诗:“问径录幽到竹西,两山迷雾接高低。相逢马首知何处,忽听一声云外鸡”。
界岭:《过界岭》中的界岭,即黄梅县与蕲春交界处的西界岭(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处称东界岭),於老四、张二女的家乡均在界岭之下,位于黄梅县西北约20公里处。
四祖寺一天门:《拜年》中於老四唱:“家住四祖一天门下,我姓於号德春一字不差”。《黄梅县志》载:“四祖寺,又名正觉禅院,县西十五公里,为佛教禅宗大医祖师道场”。一天门,即进入四祖寺的第一个小集镇,禅宗门徒们把它称为四祖寺的第一道“天门”。现已成为山乡小集镇。於老四、张二女的家就住在一天门附近。《过界岭》中提到的“大洋庙”、“樟树脚”等地名,都在黄梅县大河镇考田河一带。
1983年黄梅县剧作家陆登霞、吴洪激,根据黄梅县老艺人演出的《私情记》串戏中的8个折子戏,进行了改编,名《於老四与张二女》,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进行演出。1984年第一期《乡土戏剧》发表了此本。4月上旬,参加了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获舞美金奖和剧本、表演、演员、音乐四项银奖,湖北电视台在县剧院进行了全剧录像。1988年元月晋京,在北京军区礼堂、中南海、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党校、人民剧场等处,向中央首长、文化部领导、戏剧界专家、首都观众作了汇报演出,获得好评,文化部给“於”剧发了5000元奖金。1997年3月,西安电视台到黄梅拍摄了舞台艺术片《於老四与张二女》。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初步调查,鄂赣皖湘闽浙豫七省20多个与黄梅戏有亲缘关系的剧种,共有於老四与张二女的剧目60余折,现根据剧本发生时序,初步串了54折,但有的剧目前后不够顺序,说了打瓦回头,出现了两三次上竹山的重复内容。逃婚后,又出现抗婚出逃。有的剧目说张二女同陈癞痢成了婚,有的说她未嫁,有的说她出逃后还是嫁给了陈癞痢。从形式上看,有些混乱,但具体到某折戏的具体内容上又各不相同,同内容不同名的只著录一折。这组串戏主要人物姓名基本相同,只是张二女的母亲,鄂赣皖大多数剧种说她姓杜,江西高安采茶戏说她姓邱,为保持原貌,按杜、邱两个姓氏存目。於老四本姓於,黄梅县确有其人、其事。但有的本子说他姓余、姓于或姓喻,著录时一律改为於。
为了保存完整资料,便于当代和后人研究参考,现分剧种存目如下:
黄梅采茶戏剧目有:《辞年》、《拜年》、《吃醋》、《反情》、《算账》、《双想》、《打瓦》、《过界岭》、《打游案》、《柳林会》;
东路子花鼓戏:《打年货》、《送年节》、《拜年》、《小反情》、《推车赶会》、《大反情》、《竹山反情》、《张二女卸货》、《打瓦》、《跪踏板》、《双拐带》、《蒋氏女反情》、《打游案》、《喜重逢》、《秀莲反情》、《王老五观灯》、《王老六赶生》;
鄂东采茶戏剧目有:《辞年》、《拜年》、《吃醋》、《反顺想》、《打瓦》、《上竹山》、《反情》、《单过界岭》、《双过界岭》;
西路子花鼓戏(楚剧)剧目有:《拜年》、《五道士超度》、《德伢辞年》、《王老六吃醋》、《小反情》、《双想》、《打瓦》、《赶会》、《双跑岭》、《吃稞饭》、《黄氏劝解》、《陈瞎子捉奸》、《打游案》;
鄂南采茶戏剧目有:《送年礼》、《拜年》、《调情》、《看灯》、《赶会》、《反情》、《王老六吃醋》、《上竹山》、《双想》、《打瓦》、《过界岭》、《陈瞎子捉奸》;
荆州花鼓戏剧目有:《拜年》、《推车赶会》、《小反情》、《跑岭》、《陈瞎子捉奸》;
襄阳花鼓戏剧目有:《砍刀子》、《拜年》、《小反情》、《张二女下书》、《打瓦》、《上竹山》、《黄氏劝解》;
随州花鼓戏剧目有:《辞年》、《拜年》、《砍刀子》。
远安、郧阳、北路子花鼓戏,也有於老四与张二女剧目,因资料不全,暂缺录。
江西省各种流派采茶戏,均有於老四与张二女剧目,除高安采茶戏以外,其他为不完全统计。
高安采茶戏(即瑞河锣鼓戏)剧目有:《借茶》、《拜年》、《盘广货》、《调情》、《看船》、《反情》、《算账》、《探病》、《上竹山》、《打瓦》、《过界岭》、《陈流海告状》、《捉邱氏》、《反岭》、《张二女吵嫁》、《游湖》、《苏州发卖》、《揭榜团圆》;
南昌采茶戏剧目有:《於老四拜年》;
武宁采茶戏剧目有:《拜年》、《反情》、《吃醋》、《双十二想》、《过界岭》;
九江采茶戏剧目有:《辞年》、《拜年》、《反情》、《吃醋》、《双想》、《打瓦》、《过界岭》;
景德镇采茶戏剧目有:《拜年》、《反顺想》、《过界岭》;
赣东北采茶戏剧目有:《二女思春》、《於老四拜年》、《盘广货》、《反情》、《过界岭》;
抚州采茶戏剧目有:《借茶》、《拜年》、《反情算账》、《过界岭》;
吉安采茶戏剧目有:《大算账》、《过界岭》、《盘广货》、《二女子反情》;
宁都采茶戏剧目有:《过界岭》;
皖西南黄梅戏剧目有:《於老四拜年》、《张二女观灯》、《於老四吃醋》、《於老四反情》、《上竹山》、《单想》、《於老四充军》;
皖南花鼓戏剧目有:《上工》、《竹园会》、《认干妈》、《探病》、《上坟》、《骂街》、《下工》、《德伢送粉》、《辞年》、《拜年》、《看会》、《吃醋》、《生私跑子》、《小反情》、《鸳鸯斗》、《打瓦》、《跑竹山》、《上竹山》、《沦落风尘》、《哭祭守坟》、《自焚》;
庐剧剧目有:全本《私情记》,没有分场、折;
长沙花鼓戏剧目有:《拜年》、《赶会》、《反情》、《打瓦》;
常德花鼓戏剧目有:《女反情》;
岳阳花鼓戏剧目有:《拜年》、《过界岭》;
闽北三角戏剧目有:《二女归嫁》、《盘广货》、《二女算账》、《十八变》、《小转情》、《界牌岭》(即《过界岭》);
浙江睦剧剧目有:《盘广货》、《拜年》、《二女算账》、《过牌岭》(即《过界岭》);
豫剧剧目有:《拜年》、《双想》、《反情》、《双拐带》。